趣谈网络新词儿和网络流行语(相声)
作者:渔师时间:2024-11-10 07:23:42热度:0
导读:甲:(甲乙上台后,甲热情地双手握住乙的手,晃动后,手松开,退一步,端详着乙)哇塞,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叉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乙: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
甲:(甲乙上台后,甲热情地双手握住乙的手,晃动后,手松开,退一步,端详着乙)哇塞,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叉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
乙: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油。——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
甲:我说的是山寨话,不懂,可以上网查维基词典。
乙:(摇摇头)还是不明白。
甲:你家有电脑么?
乙:你也太小瞧人了,多了不敢吹,不瞒你说,我老婆出差用的手提电脑不算,我家台式电脑就有3台!
甲:是呀,改革开放使城乡人民收入增加了,电脑价格下降了,电脑普及了。
乙:这是科技惠民!
甲:不仅电脑不贵了,上网费也便宜了,广大网民享受到网上冲浪的乐趣了。从1996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现在我国的电脑拥有量和网民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乙:专家说电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甲:对,没错。电脑成倍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没有哪个办公室没有电脑的,很多家庭也都有电脑,现在电脑都是联网的,网上信息瞬间传遍千家万户。互联网传递信息快,受众广。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产生了网络独特的语言现象。每年每月都有大量的网络词语涌现,每天都有网络新词儿产生,这几年尤甚,我刚才说的就是。
乙:你再举例说说。
甲:网络新词语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词汇。但它的产生是由特殊事件引起的,如果你不了解那个事件的话,就不好理解,得加以解释。使用,也需要一定的语境。
乙:是么?
甲:因为网络新词语还不规范,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进入正常的语汇还需要经受考验,适者生存。
乙:你别光解释,演示演示,我也长见识。
甲:那我就在说话里使用一些网络新词语,把我们单元楼的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情形说一下。你听不懂别怪我,只能怪你的基因有问题,找你父母算帐去,别找我。
乙:拐着弯儿占我便宜,——我没有你想得那么憨。说吧!
甲:这个青年很酷很勤奋——不像你那么囧——是个去愤青化的80后,是网虫,也是博客、播客、掘客……
乙:捷克斯洛伐克……
甲:听不懂?慢慢寻思。我现在不能给你解释,我话一松闸,就刹不住……
乙:想学几个网络新词儿嘛,就得忍着点儿!
甲:这个青年还是挺不错的,当了奥运会的志愿者,也算是鸟巢一代。奥运结束后告别母校,就家里蹲,哪也不去……
乙:他也许在用功,想参加什么教师或者公务员考试,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甲:你小子智商还不低,还真让你猜对了,起初他是想一鸣惊人,举世闻名。这年头你没看,追求出名不择手段,什么潜规则曝光、独家艳照,正龙拍虎等等,哪怕把身体扭成S形,说和哪个名人有过一夜情,说是某名人的私生子,都在所不惜。
乙:那这个青年又考什么了?考得怎么样?
甲:我和这个青年经常碰面,也算面熟。所以知道他想考公务员。那天晚上他回来,我在小区大门口遇到他,
问:“考了?”他说:“面了!能不能录取还不知道。”
乙:什么是“面了”?
甲:面试过了,等候通知。
乙:哦。
甲:这个青年运气还不错,被录取了。上班不久,他从家搬出去了……
乙:和父母吵翻了?
甲:不是。他说他不做“啃老族”,他想自立,过起了拼客生活,做了宅内族。他理想大,他跟我说,他不满足小资,要朝着小私目标迈进;不只做白领,还要做紫领。
乙:似懂非懂,看来我真落后网络时代了!
甲:你脑残不能怪别人……
乙:你才脑残呢!
甲:这个青年文笔不错,经常在博客、网站论坛、报章杂志发表文章,惹来春女作家的青睐、粉丝的跟踪,关注地说他不能“太单身”,可以礼貌性上床,有利他灵感爆发。
乙:看来这个青年的官运、财运、桃花运都不错。春女作家用下半身写作?这个青年对春女作家和粉丝们的钟情如何表示?接纳否?
甲:他说他对“亚偷情”不感兴趣,要找37度女。
乙:37度女是什么女?
甲:回去问你老婆去。——这个青年还撰文批评范跑跑和郭跳跳……
乙:怎么批评的?
甲:他说范跑跑是师德原则问题,郭跳跳是说话方法问题。
乙:毫不讳言,仗义执言,为百姓言,现在就需要这样的时评人!
甲:这个青年还作了一首诗,讥讽一些昏庸官员和一些昏头学者的妄言……
乙:什么诗?
甲:其中两句是:亘古未闻呼吸税,幸亏没提屁有捐。
乙:什么意思?
甲:2008年11月18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一位中科院院士呼吁政府考虑征收“呼吸税”,说居民也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乙:真是馊主意!
甲:提馊主意、说胡话的岂止是这个中科院院士,2006年上海一名教授居然说有图腾象征意味的中国龙应该改掉、改换……
乙:为什么?
甲:这个教授说的理由让人哑然失笑、啼笑皆非。
乙:他的理由是什么?
甲:这个教授说,龙这个形象和图案让外国人看起来不舒服,会影响我国的外交和外贸……
乙:这个教授难道不知道,中国人看外国人眼色行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样传道授业岂不误人子弟?
甲:奴颜媚骨什么时候都会有。——不说教授了,还说这个青年吧。这个青年笔锋所向,棘刺时弊,酣畅淋漓,说出了大众的心里话。
乙:他还批评了什么?
甲:2008年2月18日,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说:“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这话你赞成么?
乙:睁眼说瞎话!敢情他是公费医疗全报销,他的收入又高,家里人即使不享受公费医疗也看得起病。饱汉不知饿汉饥呀!
甲:2008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一位副省长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我们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也没有过‘上学贵’,我国也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