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近来看到一些文章对秦始皇大加鞭挞,作者似乎恨不出把他拖出来“鞭尸”,理由是他杀人如麻,横征暴敛。某作者说:“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对国家有贡献,那么希特勒、东条英机和墨索里尼发动战争企图统一世界就是正义
近来看到一些文章对秦始皇大加鞭挞,作者似乎恨不出把他拖出来“鞭尸”,理由是他杀人如麻,横征暴敛。某作者说:“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对国家有贡献,那么希特勒、东条英机和墨索里尼发动战争企图统一世界就是正义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阵营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这是从战争性质上否定了嬴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把他归为纳粹法西斯主义。此外,某作者还说:“已经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当时诸侯各国通过商贸往来正在走向统一,虽然时间长一点,对社会发展绝对有好处。”这是从战争起因上否定了赢政,意思是他没事添乱,瞎搅和。
把秦始皇比作希特勒之流,真可谓匠心独运,不过完全站不住脚。希特勒的政治倾向是极端民族保守主义,他伙同东条英机和墨索里尼结成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干涉别国内政、侵略主权独立的国家。秦始皇吞并六国,则是统一中华,是内战,这与希特勒之流在本质上是迥然相异了。
至于“已经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云云,更其可笑。自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到赢政统一六国的这段时期,史称“战国”,战国战国,顾名思义就是混乱连天了。那时虽然铁器取代石器与青铜器,手工业上得到飞快发展,但经济发展导致了贵族的没落与平民的崛起,制造了政权与土地再分配的大好时机。有锡天下争,无锡天下宁,东周末年即战国初期,当时有中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国家有十来个,后来大鱼吃小鱼,剩下战国七雄(秦、楚、韩、赵、魏、齐、燕)。可想而知,这七雄不是像“幸运52”那样胜出的,而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出来的。如果那时一团和气——“当时诸侯各国通过商贸往来正在走向统一”——为何会产生《孙子兵法》?难道是大家酒足饭饱之后拿来当餐巾纸擦嘴的?
秦始皇在军事上完整了疆土,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分封制,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在文化上统一了以秦国文字作基础作定小篆,像今天推行普通话一样颁行全国。此外,他大修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实行了“车同轨”,修建了很多相当于今天国道线和高速公路……
总之,秦始皇功大于过,这在稍微知道点唯物史观的人那里,几乎已是定论。然而,为什么还有还有那么多人憎恨秦始皇,始终把他看作十恶不赦的暴君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对“焚书坑儒”的误解或断章取义。
先说“焚书”。焚书就是烧书,很多人认为秦始皇一把大火把秦朝以前的典籍都烧得皮焦肉烂,于是文化道统出现了断层,造成秦之后再也没有诸子百家局面的出现,而这可是一条很大的罪状。那么,秦始皇烧的都是些什么书呢?“秦代焚书,最主要者为六国史记(楚、韩、赵、魏、齐、燕的官书,相当于现在的县志级别),其次为诗、书古文(《诗经》《尚书》之类)。而百家言(诸子百家之类。刘勰《文心雕龙》有“烟燎之毒,不及诸子”语)非其所重。汉兴,学统未尝中断”(参见钱穆《国史大纲》)此外,还有康有为和胡适等人也持相似意见,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说道:“后世六经亡缺,归罪秦焚,秦始皇遂婴(婴有颈脖之义,此处作“戴到颈间”解)弥天大罪,不知此刘歆(西汉人,曾受皇命与老爸“总校群书”)之伪说也。”
由此可见,秦始皇是有针对性的焚书,并没有搞不负责任的一刀切。而且,秦始皇的焚书与当时酸腐的叽叽歪歪颇有关系。据《史记》始皇本纪载,嬴政曾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可以说是很礼贤下士的。不料,这些“文学方士术”满脑子的食古不化,对以前的分封制念念不忘,老想着“克己复礼”那门子事,一句话,想重新洗牌以分配利益。众所周知,秦国是在商鞅变法后强大以来的,而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是法家人物。秦始皇走的就是法家路线,他鄙视招摇撞骗的儒家,很拿韩非子当盘菜,例如对韩非的“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就十分的感冒。一句话,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他相信“山登绝顶我为峰”,相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对那些动辄“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豆腐儒,自然要日久生厌,到最后就忍无可忍,一把火烧掉了很多酸儒们奉为圭臬的古书。没想到一日为贼就终身为贼了,后人把“萧何不取,项羽烧阿房,而书亡”的罪统统推到嬴政头上去了。

再说坑儒。这里的“儒”,并非后来所谓的儒林,而是当时的秦儒,并且还是“方士化”了的。什么叫“方士化”?战国末年很流行神仙之术、长生不老之说,比如像徐福和卢生这帮人就是靠鼓吹这门学说吃饭的,甚至很受秦始皇信任。建立了一番千秋霸业,嬴政自然想长生不老,于是便让徐福和卢生领着一派酸腐去海外采办神仙药。这帮人拿钱之后却不办事,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世上是没有神仙药,犯了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这帮人就不敢回来了,跑到外面东躲西藏,甚至出言诽谤嬴政,大意是骂他醉生梦死妄图长生之类。嬴政听后,自然大怒,这才动了杀机,将这帮方士之儒坑杀于咸阳(共467人)。《史记》始皇本纪里对嬴政大发雷霆有此记载:“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此外,东汉王充的《论衡》也载有此事:“燔诗书,起淳于越(就是把“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挂在嘴边的那个家伙)之谏;坑儒士,起自诸生为妖言,见坑者四百六十七人。传增言坑杀儒士,欲绝诗书,又言尽坑之。此非其实则又增之。
此外,焚书坑儒并非都是秦始皇一人之罪过,我们不要忘了还有李斯这干人的推波助澜。记得毛泽东曾写过一首诗,来提醒郭沫若这些所谓的文化人、历史学家,其中就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这几句。

第二是贾谊惹的祸。
贾谊是儒士,也是才子,他的《过秦论》写得辞藻华丽声泪俱下脍炙人口藏之名山传诸后世。在该文中,贾谊指责嬴政“流血漂橹”、“隳名城”,这是事实,不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花拳绣腿,试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兵不血刃”,哪个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朽”呢?贾谊还指责嬴政“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前一句说的是事实,不过,这个“先王之道”之下的利益既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