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红嘴山

静静的红嘴山

枸酱散文2025-04-10 21:45:50
整日闲闷在家的我,心情异常苦躁,偶尔出去散散步总有点儿心旷神怡的感觉,生活在会师圣地说实在的的确还没有领略过会师圣地的那苍翠欲滴,树木葱茏的红嘴山呢。听说每天登山的人是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单位居然在三八
整日闲闷在家的我,心情异常苦躁,偶尔出去散散步总有点儿心旷神怡的感觉,生活在会师圣地说实在的的确还没有领略过会师圣地的那苍翠欲滴,树木葱茏的红嘴山呢。听说每天登山的人是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单位居然在三八节举行大规模的登山活动,我是有感触会师圣地的神往,从此加入到每日登山的人流之间。
凌晨六点多钟出发了,伴随着唧唧喳喳的鸟叫声跟着攀峰而上的人群,行进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两边的翠柏,杏树比比皆是,宛如一座屏障。尤其是三月份正是山间杏花开放的季节,整座山间就像落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人群穿行其间像一只只松土的蚯蚓一闪一闪,加上漫天飞舞的花瓣又如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遥遥望去向日本的富士山一般,又像积雪压在麦浪上,偶有几支枝条不停地在晃动,那也是飞倦了的小鸟在游戏,正是人在画中游。红嘴山并不算太高,大约有两千米,从县城出发,沿着西坡而上,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工人师傅运送材料的公路,但路比较长,另一条是人们经常选择的登山之路,仰望山顶只见人群像串起的珠子,一个压着一个,山顶的树木直垂下来形成一座绿色的珠帘,人群是掀帘而行。红嘴山没有黄山那么出名,也没有奇石,贵松,但有着会师儿女心中神圣的杏树,虬枝苍翠,漫山遍野,高的、低的、粗的、细的、弯曲的旁逸斜出,有的倒挂悬崖,有的相互搀扶,宛如一对年迈的夫妇,还有的形成一座拱门,没有人去矫正她的姿态,只是天然雕琢之,不论是那一棵都是杏子密布,枝间枝头赛如珍珠,这就是杏子的故乡,唯有杏树那么受亲梾,人们对杏树是情有独钟。好多住家户都要在庭院里栽一棵杏树以示情感。一到六七月份大街小巷飘逸着甜蜜的红杏子散发出的浓郁的芳香,叫卖声传遍大江南北,这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杏子,又酸又甜,咬一口牙齿被酸倒了,三四天直流口水,这里的人们爱杏树,一颗小苗谁也不愿意踩踏,一颗豆大的杏子,嫩嫩的脆脆的没有人去采摘掉,人人细心的呵护着直到成熟。杏子成了这里的特产,杏仁露、杏仁汁、晒杏仁畅销全国各地,晒杏皮解决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杏子成了会师儿女的品牌,这纯天然的资源是我们响当当的产业。看着路两边随风摇摆的杏树似乎向人们招手问好,一枝沉甸甸的枝头预示着丰收的年景,爱心的老人拿来了竹竿撑起压弯的杏枝,可爱的孩子用小手抚摸着一颗黄澄澄的杏子,口中的涎水又咽了回去,她是不肯摘下来尝尝,只有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儿美美的吸上一口,甜甜的滋润在心田。我没有领略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旷达,但感受到了“我只生来偏爱杏”的执着。
山风飘来了,雾气忽左忽右缠着山腰,太阳毫不吝啬的将金光洒向红嘴山林,整个会师圣地犹如一个惊醒的婴儿侧卧在母亲的怀抱中。车水马龙,神奇的高速公路绕城而过,远远地向两边延伸,静静的祖厉河冲洗着圣地的岩石,平凡而又伟大的会师儿女又在开创崭新的圣地风貌,鳞次栉比的大楼诉说着古老会师圣地的变迁。一个个功臣,一代代伟人来过的地方只有这静静地红嘴山见证了他的历史。巍峨的会师塔下谱写着千秋乐章,静静地红嘴山头铸就着英雄丰碑,一座座突兀的烈士坟墓静躺在山间印证千年会师圣地的不平凡,郭富山带领着会师儿女植树造林改变荒山面貌使如今的红嘴山成了全县有名的杏树园林,造就了一个新型工业园区。山回路转忽隐忽现盘曲而上,这样一个干旱没有水的山坡,居然成了一片园林,也难怪有人说不毛之地变成了杏子飘香的园林,可见园林工人的精心呵护,种下一棵小树苗就像婴儿一样,何等的辛苦,但又有谁叫过苦呢?
登山最有趣的是遇到下雨天,你不需要带上伞,沐浴在山林雨幕中更有一番情景,凉凉的,让雨丝直钻领口,山林热闹起来,沙沙作响,如蚕在桑叶蠕动,犹如油锅炸起的鲤鱼,走近山涧钟声轰鸣象火车钻进山洞回声玄妙无比,象拨断的琴弦悠然散去,找上一片干地,两人一簇,三人一丛尽情的畅说,倾听山林合奏,啃一口干粮,抬起头添上一口从枝叶里滑落的水滴真是“圣水天外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可以治疗百病的无根水吧!”女儿好奇的发现不远处的一颗小杏树用手指挖开一条小渠引来了涓涓细流,渐渐的小杏树伸直了要,全家乐了,大家都投入到保护树苗的行列中,为了我们圣神的红嘴山而努力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