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之北、唤阳
从出生,你有多了解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就在思考,究竟我对淮阳有多了解。在上周我们军训的时候,生活在营地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直与外界失去联系,闲来无事就是发呆,想的最多的就是淮阳。淮阳,生
从出生,你有多了解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就在思考,究竟我对淮阳有多了解。
在上周我们军训的时候,生活在营地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直与外界失去联系,闲来无事就是发呆,想的最多的就是淮阳。
淮阳,生活在家乡二十载,我一直以为我很了解她,可以说是了解的已经可以无视了,淮阳有万亩龙湖,淮阳有天下第一陵太昊陵,淮阳有孔子在陈留下的弦歌台,淮阳有纪念平定韩信叛乱的平信桥,淮阳有建于光绪二十九年的陈州府中学堂……可以说,耳熟能详。可是,当我想系统的讲述她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她有一个深植于灵魂的昵称:淮阳。
淮阳。
我并不知道淮阳的名字的由来,从乡亲们的口中,我小时候的记忆就一直唤做淮阳。在地理上,直到我上高中,我都一直不清楚淮阳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淮阳,我一直以为是个贫穷的地方,我一直以为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就是人多、地多。
未发展起来的县城,普普通通的中原式农村,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仍行祭拜的古代文化,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养儿防老的人生观念,大背朝天的淳朴乡亲。这就是淮阳。
上学的时候,在作文上奉承的写着家是温暖的港湾,心里却在想,当离开之后,谁还会记得她?于是一面看着外来游客以及官方口中质美和谐古朴底蕴茁壮的淮阳,一面又对这样的一个破地方不以为然。以为有一天,这样的淮阳,当离开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不再留恋。
到现在,你有多了解她。
当我想起一个地方,那是我一直想要逃离、却总在逃离之后一直想念的、然后又一直不以为然的、其实一直深磨不灭的烙印在灵魂中的、却总是不知道我究竟想念她的什么的、寻寻觅觅却不思其因的想念的地方:淮阳。
在古代,人们以山水为基准来给一个地方冠以阴阳,水之北、山之南为阳,水之南、山之北为阴。也就是当我了解这些的时候,我才知道淮阳在淮河之北,属于北方。
二十载的沉淀,在走出家以前,我以为淮阳不过如此,属于那种让人来过一次就没有第二次的地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没有什么名胜,没有什么伟人。
家乡之外,我来的次数最多的城市就是北京。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过着奔波劳碌的生活,父母是从我出生之后就来北京谋生的农民。直到现在,北京一直是我习以为然的城市,这里的一切我都已经习惯了,形同陌路、匆忙繁华、拥挤有序、视而不见、家无大事、路无小事——这是我对北京的概念。
当我习惯了一个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步入了北京的一所高职院校,然后真正接触了并真正了解的地道的北京人,于是,我明白了自己与北京人的差距。
——并不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就能拥有这座城市应有的生活,并不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意味着在这里扎下了根。
于是,开始怀念,怀念那生你养你,怀念那包容你一切,怀念那有你的童年,怀念那儿时的伙伴,更多的是怀念那里有你的根。
当你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视淮阳的时候,你才发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她站在你面前你看不见她,而是她就在你面前你却对她视而不见!现在的淮阳,入选全国最美五十小城,拥有着中国最大的环城湖,保持着吉尼斯世界最大的庙会的记录,是朱镕基总理题词的羲皇故都,是万姓朝拜的祭祖圣地。
只是,你为何一直视而不见?
这样的她,你是否懂得?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证:五亿七千万年前,在中国境内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淮阳古陆。65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综合各个部落的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后炎帝神农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艺五谷,率领先民步入农耕社会。夏,陈属豫州。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周武王封舜帝后裔妫满于陈,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建陈国,筑陈城;以国为姓,陈胡公妫满便是陈姓的得姓始祖,也是胡、田、姚、孙、袁等大姓的共同先祖,“陈姓遍天下,淮阳是老家”。道教创始人老子就生于陈国苦县。战国时期,楚顷襄王迁都陈城,历经38年,史称郢陈,故淮阳又称“陈楚故城”。秦时这里初设陈县,后置陈郡,公元前196年,以陈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阳。在六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淮阳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国务院撤消淮阳专区,才改为县治。所以考古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六千年看淮阳。
历史的积淀使淮阳的文化资源凝重而深邃。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宛丘地下古城的发掘,使伏羲都宛丘的传说和记载变为信史。268处古迹名胜,12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5处春秋至汉遗址,3万多件馆藏文物,向世人展示着淮阳昔日的辉煌。著名的"七台八景"(伏羲画卦台、神农五谷台、孔子弦歌台、秋胡望鲁台、包公平粮台、苏子读书台、狄青梳妆台和羲陵岳峙、蓍草春荣、卧阁清风、望台烟雨、柳湖渔唱、苏亭莲舫、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向人们诉说着她厚重的文化底蕴。
历史的淮阳,留给她千年后的子民的不仅是一陵一湖一古城,只是,那土地上的人民,你是否懂得:
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地脊梁,
那干硬地黄泥是大地的血浆,
那如山地尸骨是祖先地悲惊。
千百年后。琴瑟和鸣,丝竹悠扬,赞颂至圣大道永昌。
还有谁记得。燧人氏点亮了人族地前路。
怎能忘记。神农尝百草,埋骨他乡。
还有人是否知晓。女娲泣血补天,以血肉之精我人族得以延续昌旺。
盛世欢歌。大道在上。一首虚幻神曲将祖先万载功绩埋葬。
众生如蝼蚁,大道在前方,和谐永高唱。只字不提炎与黄。
莫名心伤。
小小地牌位都早已遗忘,半尺神翕都无处安放。
可否记得有个名字叫炎黄?
你地血液中流淌着祖先的希望。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任流年染指,唯心灵不变
下一篇:出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