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种精神
我母亲做了一辈子医生。可自己却体弱多病。三十六岁那年就莫名其妙地得了高烧的怪病。到了国内许多知名的医院做全身检查,结果都没毛病。最严重时曾经烧到四十多度,把体温计都烧到头了!那是八十年代初,在哈医大人
我母亲做了一辈子医生。可自己却体弱多病。三十六岁那年就莫名其妙地得了高烧的怪病。到了国内许多知名的医院做全身检查,结果都没毛病。最严重时曾经烧到四十多度,把体温计都烧到头了!那是八十年代初,在哈医大人家都开“死亡证明”让父亲签字了!可熟悉我母亲的人都说她刚强。无论怎么高烧,只要热一退下来,她就又有说有笑的了!仿佛没病人一样!她的这种乐观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惊讶,并且,很自然地传染了我们,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都坚信她一定会好起来。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母亲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很“精神”,一点也看不出病人的样子!直到现在,已经“活”下来的母亲已年近古稀了,可还是那么“精神”,干净利落,服饰永不落伍。还是那么乐观,走到哪儿都是笑声一片。人们都说,这老太太活的可真“精神”!我曾读过一位北大的访问学者写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的文章。文中写道:没见到谢冕,你就不知道什么叫“精神”!谢冕教授已经六十多岁了,可你一看他的外表也就四十多岁,再一与他交谈,你就觉得他才二十多岁!……他的思维言谈总是与时代同步,思想从不落伍,甚至很“前卫”。我读过一篇谢冕教授在退休后写的文章,题目好象是《美丽生活每一天》。文中写道,功名利禄他从不关注,他只关注他每一天的心情与片刻的思绪。六十多岁的老人还坚持每天冷水浴,爬山比年轻人还快!
这,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可以让你战胜肉体上的苦痛,更重要的是让你能够战胜精神上的苦痛,乐观地笑对生活。让你每一天都能够精神抖擞地活着,精力充沛地去干事业,让你的生命迸发出绚烂光芒!
我想,这就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概括的“青春的精神”吧。钱教授在他的《我的教师梦》一文中写道:“青春精神是什么了?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喜爱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业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生命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一种批判创造的精神,简单说就是一种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这就是青春的精神!”。我很喜欢这段文字,在一篇曾获得铁路分局一等奖的论文里,我就引用过。说的多好!试想: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么一股“青春的精神”,还有什么生活中的困难能让他低头呢?有了这种“青春的精神”,它就会支撑起你以后所有的日子!你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做的很好。最主要的是,你永远不会沉沦!因为你自己不允许自己自我毁灭!你会主动拒绝平庸!拒绝堕落!有这种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高大”的人!一个让我们感到他(她)的生命的力度的人!所以,我母亲很娇小,但我从来都感到她很高大,甚至伟岸!因为,正像演员汤唯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力量,从不来自于他的肉体”。我觉得,这种精神在一个人的身上,是最最重要的!一个人有了这个精神家园,即使活到八十岁也不会老!相反,可能有人刚刚十八岁就已经是“老头儿”了!
有人总是在暮年慨叹青春已逝,慨叹自己青春不再!殊不知,青春并不是指鲜艳的红唇与年轻的漂亮脸蛋;并不仅仅指一段美好的时光。青春,还指一个年轻的心态,一颗蓬勃向上的心,一份永远的活力与激情!如果你在你的每一段生命里程都保持了这么一股劲头,那你就会永远的魅力年轻!永远地活力四射!看一看网上的那一段新闻视频:标题是“章含之PK于丹同台讲文化精彩各不同”。在那段视频中,先是章含之上台讲,然后是于丹,然后是敬一丹。我不想评论所讲内容,我只想说自己当时的感受。视频新闻是2007年5月份的,也就是说是章含之逝世前半年,也就是说,她当时已经七十二岁了!可是,我想让大家都去看看那老女人的风采!你就知道什么叫“美丽”,什么叫“名媛”,什么叫“女外交家”,什么叫“风度”、“气质”、“优雅”……那一头美丽的白发与大红的上衣搭配,光彩照人!那讲话的神态和蔼亲切风趣……远非比她年轻几十岁的于丹、敬一丹所比。真是不看不知道,不比不分晓!我终于明白了:有一种女人,到老了也会如此可爱,如此美丽!有一种人,永远青春,永远年轻!
想起一支老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象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屹立在山顶……”小时候,只以为那“革命人”就是指那些拿枪当兵打仗牺牲的人。现在想,那“革命人”在和平年代,在今天,就是指那些活着有一种“精神”的人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