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火石寨
火石寨,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境内,它的山峦呈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在火石寨方圆百里之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兀立的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尤
火石寨,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境内,它的山峦呈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在火石寨方圆百里之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兀立的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为奇特。火石寨不但有令人神迷的自然景观,还有十多处石窟建筑,与须弥山石窟一脉相承。多年前,曾路过火石寨,匆匆看了看,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故地重游,才知上次去的是前山,这次要到后山去。6月9日,中午饭后我们即离开西吉县城,去往火石寨。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里,不时洒下几颗雨滴,因只有我穿短袖,感觉有些冷意,不觉抱紧了胳膊。我暗自庆幸,好在没有风,否则,可真够受的了。
离火石寨还有十多公里远,公路两边的山峦就已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了。路边能够看得到的山峦,全部被开垦成耕地,低洼的山坡上,绿意很浓,而高处向阳的坡上,稀疏的绿色点缀在黄土坡上,几乎要被黄土埋没,不能称作为庄稼。高而尖耸的山顶,土壤被风雨剥离,分化成硬石般的山丘,其实就是石头,只是距离远,看似黄色的硬土。在山坳的最低处,往往会有零星的树木,散布有房屋,那儿是村落,人们时代就居住在沟底。遥看那些安静祥和的村庄,我心里泛起波澜。在过去年代,这里交通极为不便,连绵不断的大山,把此处与外界隔开,许多人一辈子就守在这里,直到老死。而如今,许多村庄只剩下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全部出去打工挣钱了。还有些人,被政府移民出去,或自发移居到川区甚至新疆等地。正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当初清政府把一些起义的回民驱赶到里,任其自生自灭。这里,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但顽强的人类,不但生存下来,还繁衍出大量的人口。
距离火石寨越近,丹霞地貌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有土壤的山,线条舒缓,胖墩墩的外形,呈馒头状。而个别的山,自山腰处突然瘦身,成为红色的石头。土山宽厚,除过有大小高低之分外,形状几乎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而石头山就不同了,不但刚强,还各有特点,奇形怪状的样子教人浮想不断。绿色在如此干旱少雨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珍贵。接近火石寨时,竟然看到了森林,整个山坡上,布满了绿油油的松树。车外的天气虽然阴冷,但我心却渐渐地暖起来,于是拿出相机,将车窗打开,拍了几张。
因有当地治安部门的同事,我们将车直接开到景区深处。我先来到天然石城,一堵仿古城墙,有两道大门,还有城楼。当我进到里面,发现这里三面环山,是个天然的大盆地。我极目瞭望,暗红色的山崖上,自上而下被雨水冲蚀成一道道的印痕,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坑、洞,因光线的缘故,呈现出黑色,如此形成各种形态,而山根下、山顶上或者山项处,被绿色包围起来,色调鲜明,就如一幅巨大的油画般。红色的石头与绿色的植被形成截然不同的印象,红色热烈,绿色平和,一动一静,皆天造地设,自然形成。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是无意闯入神仙的后花园里了?火红色的石头顶着翠绿色的花冠,脚下的枯草还硬挺着身子,这是因为久旱,很多草尚未返青。多数则不等不靠,不但萌生新枝,还焕发出勃勃生机。春与秋,枯与荣,相映相衬,这样的自然奇观,怕是再难寻到了。
这里的鸟声,与昨天在荷花谷里不同,回音更加悦耳。婉转的小鸟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柔和地冲击着耳鼓。而那高声的鸟,估计是鹰吧,发出桀桀的怪笑,阴森森地回荡在谷中。我的毛发颤抖着,直竖起来。我回头看,他们还在城外面。我壮着胆子,顺着人脚踩出的小路往前走。繁茂的丁香树,一簇一簇,有一人多高,与其它树木紧挨着,与旁边的石头对应,显得更加茂盛,形成庞大的绿色堡垒。谷里没有其他人,也没有风,身边安静地能听到小草叹息的声音。嘎嘎!不时高调响起的鸟笑,更衬托出这谷的神秘与幽静。对于如此陌生而又纷繁的环境,我心底有了淡淡的担忧。正在我犹豫的时刻,有一只小鸟,停在我前面的小径上,慢腾腾地朝前走。竟然不怕人!我非常高兴,拿起相机,将镜头拉到最近,拍了一张,还是很小。它或歪歪扭扭,或蹦蹦跳跳,朝前慢行,我就蹑手蹑脚地跟在后面。我觉得,它是想给我当向导,引领我前进。走了一段,它存了坏心,突然跃起,飞向旁边的树丛里藏起来。可能担心我害怕走掉,很快又跳出来,再次停在小径上。多么可爱的生灵啊!我在心里感叹着。小鸟不怕人,一是这里少有人来,二是人们知道保护自然,不再滥杀滥捕了。
越往前,草越密,路越窄。就在我越走越深时,同事在外面高声喊我的名字。我只好返身往回走,及到跟前,他们笑着说,这里有豹子、狼,小心啊!我问道,是真的么?有位当地同事说,这条谷很深,有很多动物,狼已绝迹多年了,但豹子的踪迹近年来发现不少,里面还有野鹿群呢!我心里有些遗憾,可惜呀,如果能进得更深,肯定能发现更加美好的景色。
既然不能深入,就在这石城里转悠。在西边的山根下,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可以容纳几十个人。据说是过去土匪烧烤肉食的地方,北边有一堵残缺的丁字形土夯墙,石壁上被烟熏火燎,黑乎乎、油腻腻的。近前,可以看清石壁上有许多榫眼,是当初搭建棚子凿下的。可以想象,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土匪们在这里是多么自由快乐啊!又有传说,这里曾是穆桂英的穆柯寨,可惜后来被火烧毁了。
往出走时,有同事提醒我,不要碰到那颗“咸麻”了!我问,哪个?咋回事?他说,那麻有毒,扎到身上,立刻就肿了。我还在东张西望找咸麻。那同事自己却被扎了,喊了一声,跳出去,走到空旷处,掀开裤腿,小腿上已红肿一片。他用手又搓又揉,疼痒难耐。另一个同事,也被咸麻扎了,出来后揉搓着腿,直喊疼。
出了这条谷,再往前走,进入到丁香园。或许是阴雨天,天气冷,竟然没有看到蝴蝶,但空中弥漫的香味儿,一样让人陶醉。这道沟很安静,长期干旱,溪流也藏起来了。虽然看不到溪流,还有许多干枯的草,但丁香园依然绿色葱茏,完全符合一个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遗憾的是,因时间紧,我们只进去不远,就返回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