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友晓雨

笔友晓雨

霜缟散文2025-01-17 02:58:15
现今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与远方朋友互相间的交流已不限至于信笺与电话。尤其书信的来往,除一些商家发送一些商品宣传信件外,朋友或家人间,在现今已很少看到。E-Mail,QQ,MSN,POPO,飞信等
现今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与远方朋友互相间的交流已不限至于信笺与电话。尤其书信的来往,除一些商家发送一些商品宣传信件外,朋友或家人间,在现今已很少看到。
E-Mail,QQ,MSN,POPO,飞信等即时的通讯网络聊天工具,论坛,博客,视频,百度,GOOGLE……这些,上至五六十岁的退休工人,下至小学生,即便是运用的不多,对此也都了解一二。对于青年人来说,这些也许是上网经常使用的东西了。
对现在的人来说满足了自我的一种需求和与他人更快捷便利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屏幕和文字可以结识到很多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朋友,通常我们把它叫做网友。
可是,在这之前,没有QQ,没有E-mail,没有网络,我们又是如何结识陌生的朋友,通过什么方式来互相了解的呢?如果是年纪稍长的人,应该就会知道,每个年代都会有每个年代结识朋友的方式。
没错,他们会通过一些的报刊或者杂志,注上自己的地址姓名和邮编,等待着愿意与其相识的人联系,然后通过邮局,把一封封包含着期盼与谨慎的书信传递到对方的手里。那时候,我们称对方为笔友。
(一)
晓雨,是我结识的第一个笔友,也是注入感情最多的人。不要误会,这里的感情指的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纯洁的友情。
和她认识是在我初二的那年,推算一下,应该是1994年,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网络,什么是QQ,只知道电脑叫微机,程序叫DOS。那个时候的我,喜欢看漫画和一些青少年的杂志。而她的地址和姓名就是在一本杂志的交友栏里面看到的。里面有几十个交友信息,从头看了一遍后就选了她。
至于为什么选择她,我也不大清楚,可能是因为她的名字和她那简短的留言,“缘,天定,份,人为。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希望能和你成为知心好友。”简单而又透着温暖,产生了一种想了解她和认识她的冲动。
对于十四五岁的我来说,认识笔友,是一种陌生而又充满了好奇的事情。当下,就找了一张信纸,给她写了第一封信。
提笔,看着漂亮的信纸,突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第一次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写信,而且她在肃州,也是第一次把信寄到这么远的地方。觉得挺可笑,又好玩。既然互不相识,那就先来个自我介绍。
在信里,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姓名年龄年级和兴趣爱好,说她的笔名很好听,是不是喜欢雨,等等。最后不忘补上一句,想和她成为朋友。
对于写作文都非常痛苦的我来说,第一次写这种寄给陌生人的信,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面对着信纸上一行行的格子,转了半天的笔,抓了半天的头发,才凑出了满满一张纸的鸡扒字,最后还没忘顺祝她健康,快乐。
放学后,把信塞到信封里,兴奋的跑到邮局买了张邮票,用舌头添了一下邮票的背面,然后往信封上一贴,在用手掌按按,搞定。把信塞入邮筒中,双手合十祈祷一下平安到达,结束。
信寄出去后的几个日子里,心里就一直揣了个事儿了,每天数着天数,想着,她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会不会收不到我的信,会不会不给我回信,信会不会在路上丢了……因为心有点急,总是会往坏处想。每隔两天就往学校的传达室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终于在传达室看到写着我的名字的信了。那叫一个开心,那叫一个兴奋。知道我这事的几个关系好的同学也和我一样兴奋,我的胳膊被她们左边挽一个右边挽一个,大叫大跳的让我赶快拆信看。
手有点发抖,轻轻的把信的边缘撕开,抽出信时,一股淡淡的清香也飘然而至。我迫不及待的把信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绢秀端正用钢笔写的小字,字与字之前还有大约1.5毫米的间距。
“哇,字真漂亮!”左手边的同学比我还兴奋的叫了出来。另外几个同学也附和着称赞。是啊,和我这种比鸡扒出来还难看的字比起来,是漂亮的不知道几百倍,不,几亿倍。这点我还是自叹不如的,不过还好,现今不用经常用笔写字,需要什么字在电脑上打打,然后用打印机打印下来就可以了,方便又漂亮。可是,那时,我还用不起这么高级的玩意儿。所以,还是继续用手写了。
从信中,我知道了晓雨不是她的笔名,而是真实的姓名。姓晓,名雨。这个姓还真不常见,那时的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见到。她告诉我说,因为是雨天出生,所以父母起了单名儿一个“雨”字,简单好记。可能是因为雨天出生,所以对雨天也有些偏爱。喜欢在小雨中漫步,喜欢隔窗看着外面的磅礴大雨砸叶落地的声音。
我还知道了,她上初三,比我大两岁,由于当时家里比较穷,所以上学比别的孩子晚了两年。学习成绩在班上还不错,信中写的比较含蓄,我想,她应该是班里的尖子生,和我这种每次考试总在边缘地带徘徊的人不一样。
密密麻麻两页半的纸被我来回看了不下三遍,从她信中的讲述,我大致知道了她是什么样性格的女生了。
那时的我什么事都大大咧咧,吵吵闹闹,很少有那种女孩子纤柔细腻的感觉。而晓雨不一样,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是一个温柔如水的女孩儿,是一个让人想细心百倍呵护的女孩儿。
当天晚上,写完作业,我就开始给她写回信了。告诉她,收到她的信非常的开心,还夸她的字非常的漂亮,这是事实。告诉她我是个很笨笨的女生,如果有不懂的,还要多向她请教。我还告诉她,我也喜欢雨天,只不过和她不一样。我喜欢下雨的时候在家,听着窗外如催眠曲般沙沙的雨声入寝,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在雨天听着雨落的声音就会睡的很沉,睡的很安稳,睡的很香甜。
就这样,你来我往,一个月大概可以收到五、六封她的信,当然,都是我写一封她回一封。很感谢她对我不明白的一些问题的解答,对于学习方面提出的问题,因为太远的关系,五、六天才收到她给予解答的信件,那时,我的问题已经在老师那里成为过期题解决掉了。不过,她给我的解题方式却更为让人理解。现在想想,如果那时有QQ,有E-mail,就可以解决掉这些长途问题了。但是,时间,是无法一下子跨越的。而且,我宁愿那时的时光能走的慢一些。
(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通信越来越多,我对她的了解更深了,对于她的家庭,我也渐渐的知道了很多。
她的家境并不富裕,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