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客人
昨天,苏州联合办学方的院领导和中层干部一行23人,到我校面视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招待成了难题,吃什么呀?这些都是年薪几十万超百万的高级知识分子呀,什么山珍海味的没见识过?这时,有人提议:吃农家菜,坐热
昨天,苏州联合办学方的院领导和中层干部一行23人,到我校面视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招待成了难题,吃什么呀?这些都是年薪几十万超百万的高级知识分子呀,什么山珍海味的没见识过?这时,有人提议:吃农家菜,坐热炕头。恩,这主意不错!于是从桃仙机场把客人接到了灯塔市著名的农家菜馆——翠枫花园。这里不仅菜是地道的农家菜,就连院子,房子,装饰,都是原汁原味的农家。雪、窗花、土炕
一下车,这些人就对院子里的积雪发出感慨:哇!雪!他们从未见过积雪,苏州降雪也是落地就化。我解释说:这是一个月以前下的雪。他们就更觉是奇观,有个先生还在雪中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表明到此一游。进到屋里,客人们对室内的土炕感到很新奇,一摸:“呀!热的!”在我们的邀请下,客人们上炕盘腿而坐,看见窗花也很新奇,纷纷坐在炕上以窗花为背景互相照像留念。我趁机说在我们东北,最尊贵的客人都要坐在炕头,请大家到炕头坐。他们谦让了一下,就请院长坐在了炕头上,院长刚坐了有三十秒就跳了起来,不停的扑了着屁股:“太热了!太热了!”我偷偷捂着嘴乐,俺们东北人就是太热情,太实在,那炕烧得,一个字:热!连炕席都糊了,哪里还坐得住人?重新落座之后,我给他们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征兵的故事:那时老百姓不愿意当兵,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而且是战争时期当兵太危险,村里有不少青年当兵走了之后就杳无音信,生死不知。但是村里有任务,必须得有人去。于是村长就想出一个办法:把炕烧得热热的,让适龄青年并排坐在炕上,谁烙得坐不住——动了,那就说明谁主动申请参军,村长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他们一听这个故事都喊:院长,你申请当兵啦!
茧蛹
说笑之间,菜上来了,因为客人不是很多,又过了吃饭时间,所以菜上得很快。第一道:油炸“杨砬子”(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杨砬子”是专门生长在杨树上黄色毛毛虫的幼虫,有黄豆粒大小,冬天躲在象蓖麻一样颜色、大小的硬壳里,附在树枝上越冬。人们采来吃了,倒是为杨树扫清了虫害。据说每只“杨砬子”卖一毛钱,一盘要300只左右。小小的“杨砬子”裹上蛋清过油,金黄酥脆,满口留香。第二道菜是笨公鸡炖松蘑。最后一道是:水煮茧蛹。吃头几道菜时,也许是饿了,也许是从未吃过这么可口的农家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在高粱烧的作用下,一个个浑身发热,都把外衣、毛衣甩了。最后一道菜上来时,几个女老师看着一个个黑呼呼的大虫子就直躲。我赶忙介绍:“这是蚕茧。”他们惊讶的问:“蝉?知了?”我又忙解释:“是吐丝的蚕,是高蛋白,营养价值很高。”边说边示范的吃了一个。他们一个个露出恐惧的表情,说什么也不敢吃,纷纷说吃好了,吃好了。这时来过我校多次的院长从对面屋过来了,问道:“你们都吃茧蛹了吗?”当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时,就说:“这是好东西,三个茧蛹等于一个鸡蛋。”女老师答道:“我宁可吃一个鸡蛋。”院长命令:“每个女老师必须吃一个。”结果第一个女老师战战兢兢的咬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赶紧说:“好吃好吃。”桌上一共坐了五个女教师,其中四个都被逼吃了,真有一个很勇敢的吃了,还真觉得味道很不错的。最后一个是招生就业办的苏主任,说什么也不敢吃,筷子象夹地雷一样夹了三回,又放下三回,全桌人都停下筷看着她,她被吓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席间有个男士英雄救美,替她吃了一个。院长说:“不算!”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被逼无奈,抱着必死的决心,闭着眼咬了一口,接着就跑出去吐了半天。
在回学校途中,我听到有个女老师在给朋友打电话,吹嘘如何吃茧蛹的英雄事迹,本以为是那个勇敢的女老师,可我回头一看,竟然是吐得狼藉的苏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