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

暗香浮动

分歼战散文2025-02-01 17:57:14
现代人已很少能够感悟到暗香浮动这种读书境界了!“书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如此美妙、恬静、温馨的氛围中仔细品嚼书香的,大概只能属于古代的文人君子了。其实,读书是读一种心境,也更是读一种心态。只
现代人已很少能够感悟到暗香浮动这种读书境界了!“书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如此美妙、恬静、温馨的氛围中仔细品嚼书香的,大概只能属于古代的文人君子了。
其实,读书是读一种心境,也更是读一种心态。只有不报功利目的、心平气和的品读,方能领略其中的奥妙,获取精神的愉悦;享受书香的濡润,充实自己的心灵;提升自身的品位,提高人生的境界。“读书志在圣贤”古人读书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尧舜、学大禹王建设国家。同时,“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兴趣,不像今人读书为考试、为拿职称和学位,因此能够做到心境平静读书,心态端正品书,所以,“红袖添香夜读书”、暗香浮动读书乐,古人才真正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才真正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真正体悟到暗香浮动的圣境。
今人读书为其考、为其名、为其利。抱着这样的目的读书,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自是很难品味到暗香浮动的妙境了。南怀瑾大师说:“古人说,一天不读书就俗气了,现在人啊,一天不应酬就觉无聊了。所谓应酬,就是吃饭、k拉0K、吹牛、烟、酒、赌、嫖。”当今社会,面对滚滚红尘,不为博士情所移,不为金钱心所动;不为升迁折其腰,静下心来纯粹为心灵需要而读书者,我以为这才算“卓尔不群”的真文人。
我本凡人,难脱世俗。当年家贫尚能坚持读书。那时候常做读书卡片,尤其是关于论读书的卡片。“饮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一本好书,犹如一个生命的精华,死后最好的藏骨之所……一本好书就是由这些黄金似的思想和那珠玑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宝藏,其中闪烁的灵智是那样的令人怀念,令人珍爱,实在是人类最忠贞的良友和精神的食粮。”这些先哲圣贤的忠告,激励我穷且益坚,不废读书之志。那时候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拥有一间大书屋,藏有很多的书,在窗明几净中分享案香浮动的读书乐趣。后来参加工作了,在繁重的公文写作之余,尚能挤出时间读书。至今还记得当年替会读书的情景,坐在一隅,身处闹境静读书。为了保证读书时间就巧妙地利用时间,从机关到政府食堂吃饭的路上读知识卡片,数张卡片装进口袋里,抽出一张边走边读,来回的路上能背会两三张卡片上的内容。说不上惜时如金,倒也是分秒必争的。记得一个星期天,朋友从乡下进城,陪他逛了一天街耽误了读书时间,夜里悔恨地掉了眼泪。为此,在日记中狠狠地“骂”了自己一通。在那段贫穷的时光里,我倒读了不少古书,充实丰富和完善了自我。
世俗磨尽英雄气。好多人尚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立志拼搏成才,脱颖而出。而一旦过上了安逸的日子,渐渐的没了豪气,沉沦销匿了。回想起来,我何尝不是如此呢?几经拚打,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书屋和众多藏书时,倒没有了读书的志趣,蜻蜓点水似的读书,没有一次真正品尝到案香浮动的读书滋味。参加会议,迎来送往,喝酒赴宴,洗浴捏脚,聚友聊天,台上亮相,台下奔忙,八面玲珑,浑浑然中渡过了一天又一天。藏书在书架上伤神,浮尘在书桌上沉睡,案香浮动的读书情景啊,恍若隔世。偶有雅兴,走进书房,拂去浮沉,抱书品读,一时难以入境。强按浮躁心绪读之,刚读出点味道,少许闻到些书香,手机、电话一齐响了。书香终抵不住酒香,罢、罢、罢,溜出书房,拜拜了——当年的书伙计,你就束之高阁装点门面吧!今宵酒醒何处,桑拿浴舞影箫声。似我不能静下心来读书者——当年社会不寡矣!!
文友命题嘱我写这篇短文,唤起了我对自己深深的拷问:既舍官为文,对考职称不感兴趣,对考研又不感冒;对名利并不看重,那么你世俗个什么、浮躁个什么?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你应当具有文人超脱世俗的风骨,你应当静下心来读贤书品书香,为了心灵的真正需要。
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成仙。感谢文友的命题作文,重新唤起我对暗香浮动的读书生活的渴望。我想:我会也一定会再次走进那纯粹的读书时光,分享到那令人陶醉的书香!
2007年7月4日于汝州抱朴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