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竹
竹子,尤其是似已斑驳的枯竹,最令人容易忘却。忘却的理由莫过于外形单调乏味,且不说青翠色的腰身早已久远了,至于明晰的竹节突兀于眼帘,还要看观者的有心还是无心欣赏!否则,断不可从一枝几近干枯的竹子间读出多
竹子,尤其是似已斑驳的枯竹,最令人容易忘却。忘却的理由莫过于外形单调乏味,且不说青翠色的腰身早已久远了,至于明晰的竹节突兀于眼帘,还要看观者的有心还是无心欣赏!否则,断不可从一枝几近干枯的竹子间读出多少生活味道来。
“梅兰竹菊”,多少年来一直是称道君子风度的最好参照物,君子也指那些为当时社会作出过一定贡献或有杰出才能的人。
枯竹,在我的笔下不是去描写这些,而是刻画数以千千万万普通而再普通的竹子。他们,只是在片片竹林深处的一枝枝枯竹,几乎接近平实木讷的表情中我们读懂了坚强与气节。
曾经,我也读过类似枯竹之类的优秀文章。或以一环一环的细节去临摹枯竹外在形态、生命周期;或以一定高度赞美像枯竹优秀品质的人们。
枯竹,在我的笔下俨然成为一位朴素的长者,在零星的章节中,都是在听他讲述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枯竹面前,我就是一个恭敬诚恳的听众,所以不想把那些华丽的词句,专去修饰一位长者的心声。
当我们有机会外出纳凉,走进那么一片不深不浅的竹海,常常在意的或不在意的是小道两旁清秀挺拔根根的年轻的竹子。感受林子里这般清幽,感受微风拂动后的灵感,闭目静听,仿佛间几片枯瘦细叶飘下,静物无声自在不必说了。
如此好去处,青春无限的人们流连忘返,就不足为怪了!
只要你是一位细心的人,好奇就不会只停留在很有诗意的细细竹叶,最在意可能之处正是在林深处竹叶飘落起处的一枝枯竹。再留心一点,还有两枝,三枝……
他们,就独自生长在这一片近乎完美的竹海间。说起闻名与优秀,只是属于他们看惯了身杆儿的孩子们,用他们的生命为子孙们涂上一抹深深的翠绿!殊不知,枯瘦的容颜如土地一样本色随着近旁阵阵劲风起舞。
虽然,我不懂“探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懂得这是一曲意味深长的生命之舞。在生命之舞里,有爱!
从这里,还听懂了另外一生命起处,枯竹外表虽不那么耐看,却也飘逸洒脱,超越一般俗气之外。虽不富贵,确实朴素有节,不紧不慢,不经意间透出高处长者的风骨,非同凡响。
走出那片竹林,我看见这些枯竹根本没有干枯,其实都有一股顽强的生命力;看吧,光秃秃的竹节间摇晃着几片又要飘落的细竹叶,其实细竹叶中间有一丝长长的青绿。
我知道,青绿就表明了一种鲜活的生命。现在看来,枯竹不枯。
无论是“蜀南竹海”,还是后来到南方看见过的片片似有灵气的各色竹林,以至于家乡后院旁的水竹林,根深秀气是一特色。
竹子不择地势地形生长,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之后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结束。这些,是另一特色。除了竹节分明之处,这可能是我偏爱他们的另外一种理由吧!
讲述了如此之多还觉得不够完美,但往往忽略的仍是,一枝枝普通平实的枯竹,除了有病虫等特殊原因外,他们是要把足够的水分或养分留给在一根之上的其他竹子,或说季节更迭,孕育出更多的子孙。
写到这里,不禁有浪漫之趣,枯竹还枯吗?
我曾见过这样三两枝枯竹,长在庄稼地里,远处是可见的绿色田地;几枝苍劲的竹枝,顶着有些发黄的细竹叶片在风中飞舞;看到如此动人的情景,似觉真正懂得了枯竹的丰满内容!
文稿于近日酝酿而成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