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天宝寨

固若金汤天宝寨

谏正散文2025-02-23 09:55:12
顺着仙寓洞向前走不远,迎面便是天宝寨的石门。那石门是用条石砌成,椭圆形的石门顶端刻着“天宝寨”三个蓝色大字。回头望去,这天宝寨与仙寓洞相连,上为悬空绝壁,下是千仞削壁,陡不可攀。天宝寨的四周翠竹周合,
顺着仙寓洞向前走不远,迎面便是天宝寨的石门。那石门是用条石砌成,椭圆形的石门顶端刻着“天宝寨”三个蓝色大字。回头望去,这天宝寨与仙寓洞相连,上为悬空绝壁,下是千仞削壁,陡不可攀。天宝寨的四周翠竹周合,犹如天然屏障遮挡视线。人行其中,虽险不惊。
小导游说,天宝寨原是一个天然岩腔,长1500米,高20米,宽3到10米不等。由于地处绝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清代咸丰年间地方官府为抵御石达开太平军而建成天宝寨。人们从山腰岩腔里凿出三里多的环山道路,宽可四五人并行,窄处仅过一人。古寨依悬崖天然洞穴地势构建,地形险要,易于防守,洞的顶部均系岩石构成,多为半边洞,依洞而建,曲折奇特。为了防止外患的骚扰,在天宝寨内建了十三道坚固的石寨门。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民国初年,匪盗为患,地方豪绅为了避匪防盗,曾搬到了固若金汤的天宝寨居住。解放后,成为了旅游胜地。
在小导游介绍中,我们跨入了天宝寨的石门。迎面是一幅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弹琴的浮雕。只见诸葛亮头戴儒巾,身后两名侍女。那诸葛亮神情肃穆,正在抚琴。看到诸葛亮抚琴,我想到了,那城下的司马懿见此情景,调回马头,逃窜儿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今天看到匠师们把空城计浮雕在这里,这也是对历史文化的贡献。再往前走,名满天下的《三十六计》大型浮雕多数展现在悬崖峭壁之上。此时小雨淅淅,浓雾弥漫。我们顶着雨,冒着雾欣赏着石壁上的浮雕。我们看到了“围魏救赵”、“无中生有”、“远交近攻”、“暗渡陈仓”、“美人计”等大型浮雕。“三十六计”雕刻成巨幅图画,展现在悬崖绝壁之上,真是留住了历史。看着看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千军万马。耳旁似乎听到了战马的嘶叫声、刀枪碰击声、士兵的喊杀声。
小导游说,这是一九九七年,选了一些能工巧匠在天宝寨中开凿的《三十六计》大型浮雕。按照《三十六计》的内容,精选群众比较熟悉的战例,雕刻成巨幅图画。使天宝寨更加充满神秘色彩。
此时,雨越下越大,谷中的浓雾已经蔓延到了天宝寨。不知道是雨水还是雾水,人们打着伞,可是脸上、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小导游怕发生危险,喊着人们撤退。撤退途中见到了一块大大的巨石,只见上边有一石块如伞盖。小导游说,此石是仙寓洞得道的道长使用过的一把伞,放在此地后化作黄色的石头,后人故取名“黄伞石”。
过了黄伞石,浓雾仍然弥漫。远望,寨下的大峡谷,已经形成以一片白色,那云飞雾在升腾,在缭绕,大峡谷的物体忽隐忽现、竟然缥缥缈缈起来,这给固若金汤的天宝寨增加了几分仙气和神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