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袁祠及文丞相祠之行

七月中袁祠及文丞相祠之行

幽贞散文2025-02-18 10:54:56
15号晚,在和“燕秋客”聊天时说到了袁祠,于是提出一起去,顺便北京汉风群说了自己想去袁祠的想发,马上有两个人表示愿意陪同。当商量过去的时间出现了问题,“燕秋客”上午家里有事,来不了。北京汉风群的两人却
15号晚,在和“燕秋客”聊天时说到了袁祠,于是提出一起去,顺便北京汉风群说了自己想去袁祠的想发,马上有两个人表示愿意陪同。当商量过去的时间出现了问题,“燕秋客”上午家里有事,来不了。北京汉风群的两人却下午有事。于是向“燕秋客”学问意见,“燕秋客”考虑之后说,“要不我们下午去文丞相祠吧?”想想觉得还可以,就在网上查询了袁祠和文丞相祠的地点,并约好了时间。
16号早上起床洗漱后,9:30出门做车,可惜路上堵车,10:30才到广渠门。下车往西走时,不小心错过去了,绕了一个大圈,找了半个多小时以后找到,此时北京汉风群的两人已经等候多时。大家互相认识以后一起走到袁祠门口,却看见外面的铁门关着,推开铁门来到正门前,只见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书“今日谢客”四个大字。总人失望之余,提议去看一下时候时候开放,以便下次来得时不会错过,便推开正门进去,看见右边的墙上写着冬天和夏天的开放时间,并且在最后写着一行字,“周一休息”。这才想起来,原来今天是周一。大家只好一起出来,然后道别散去。
我又独自一人往走,到了北京内城西南角的城墙遗址。看了一下这段残余的城墙,在靠近西南角楼的一段被修复成公园。只可惜修复的人缺乏历史保护的常识,高出顶加上去的把城垛痕迹明显也就罢了,还把里外各横向的拆了一半,在断口加了个门做成公园的门。看着被扭曲了的残墙,心里不免有些辛酸。摇头之后转向西行,几步以外方见原墙本色,沧桑之感由生,伤痕的遍布与高低不平不平的墙杂生的荒草令人思绪不觉延续百年。
到了下午,再打电话给“燕秋客”,到西直门往南一站的地铁站D口会面。见面后做车到兵马司,前往文丞相祠。由于是周一,几乎没什么人。但进入祠后,还是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带着六七岁的女儿在拜祭文天祥,心中异常感动。我们也也在她们起身后拜祭了文丞相,然后看了一下殿内的陈设,总体还好,唯一遗憾的是丞相前的祭品中,竟然出现了四个叫“蒙古口杯”的酒,让人很事别扭。
走出殿门,那对母女正在瞻仰那棵文丞相手植的的枣树,顺便谈论了一会她们就先去了前殿,我们随后进了前殿观看一些关于丞相的陈列品。这时殿中传来了女孩清脆的朗读声,我们走过去看见她正阅读文丞相的生平介绍,遇到不认识的字她母亲就在一旁指点,我们见后也忍不住一起指点她阅读。
之后和又这位母亲顺便和她们聊起了天。原来她是趁暑假带孩子出来玩的,顺便找到此处祭拜一下先烈。话语间轻描淡写,似乎是很随意的事情。但我们心里很清楚,要找到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容易,能知道文丞相祠并舍弃北京这么多古迹赶来这里已经足够说明了她对丞相的景仰和一片诚心,也为丞相的忠烈能有人知而感到欣慰。同时为英雄们的民族气节在现在的环境中还能得到肯定而感到高兴。也这位母亲对女儿的培养上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我和“燕秋客”并肩走出文丞相祠,虽然面上很平静的道别,但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和我一样怀着笑容。毕竟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我们的信念和理想在社会中还是有人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已经开始成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