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作家协会——我们温暖的家园

枝江作家协会——我们温暖的家园

污涂散文2025-02-06 11:02:32
也许没有谁能想象一个在外的游子有对家那么深切的渴望。虽是枝江这个年轻的城市的一员,然多年的漂泊总让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叶浮萍,即使回到枝江,也总感觉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只是行走在这个城市的边缘。2010
也许没有谁能想象一个在外的游子有对家那么深切的渴望。虽是枝江这个年轻的城市的一员,然多年的漂泊总让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叶浮萍,即使回到枝江,也总感觉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只是行走在这个城市的边缘。
2010年7月,我在百度上搜索“百里洲”,发现了一个号称“百里洲之子”新浪网名叫“柳梢清辉”的博客,上面的文章非常质朴,具有百里洲特有的乡间俚语,读起来非常亲切。这对于游离于乡土之外的我来说,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乡。于是我在新浪网上注册了博客,并经常到“柳梢清辉”的博客上读博主的文章。后来进了该博主的圈子——“枝江作家协会圈”(后改为“快乐在线写作族”),原来这个圈子是“柳梢清辉”——枝江作协主席吕万林先生组建的,“莲子清如水”“楚牛”则为管理员,成员多为枝江的文学爱好者。我仔细阅读了吕万林先生的作品——《惊天羊洲》《人生羞答答》《资深局长》等长篇小说,都是那么质朴,感觉这些事情就发生我的身边。我很庆幸漂泊多年后,终于有一个自己可以停靠、休息的“家”。从此,我经常回“家”,通过“家”了解枝江。
2011年春节回家,我特地到吕万林主席家里拜访,看到了麦子老师。我这人一向比较懒散,疏于基本礼仪礼节,且不善于变通(枝江话叫蛮岩板)。吕主席不仅看起来年轻,而且乐观开朗活泼风趣,倒让我减了几分拘谨。吕主席叫来“白水”——温志泉作陪。还劳烦麦子老师弄了一大桌菜,几个人围桌边吃边谈,非常融洽。直到现在,我还感觉那顿饭就在昨天。临走时,吕主席送我一本《拽住时光》。通过这本书,我对多年前枝江企业的发展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我一直把它放在忱边,临睡前,翻上几页,闻着醉人的书香入眠。
通过这个圈子,我认识了圈子管理员“莲子清如水”董书记和“楚牛”罗兄,圈子成员“海哥”等枝江文学界翘楚。在董书记的热心帮助下,当年8月回家,和国税局曾局长、枝江酒业宣传部长张同相聚。张姐带我参观了枝江酒业历史发展印记。在生产车间,张姐为我详细介绍了枝江酒业的造酒工艺。临走时,张姐赠送我两本书《麦田的守望者》和《日月生香》。因为《麦田的守望者》里的一篇文章是记录一个朋友的爱人离世的故事,所以送给她珍藏,自己反倒才看过两篇,也不好再向张姐讨要。《日月生香》记录了枝江酒业前身的发展史,通过这本书对枝江的历史有了全新的了解。
在新浪网上,我留意到有个网名“金明的网世界”的博主文章写得很美,而且内容多以百里洲为题材,通过加好友、留言,才知道叫该博主叫金明。当时恰逢金明哥出版了一本书《心灵泉水》,就请金明哥送我一本。《心灵泉水》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早已枯竭的心田,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百里洲也有这么美呀。
2012年春节,应金明哥的邀请,和他及朋友一聚,再次感受到家乡人的温情和厚爱。
我几年前就在枝江论坛注册,今年论坛全新改版,突然之间,我发现有这么多诗词歌赋、好文章出现在论坛,人气非常高,于是也经常发点小文,和大家一起学习。
7月14日,关兴高速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我跟着救援队到了现场,有感于车祸,在论坛发了贴子——《关兴高速交通事故引发的思考》,“相逢是首歌”回贴,问我这篇文章是不是我原创,还把我发在《红绣添香》文集上这篇文章的地址复制过来。好在“楚牛”罗兄出面澄清,才没背上“抄袭”的大名。后来才知道由枝江作协宋东升主席等领导组织负责枝江论坛文学版块。
今年8月回家,作协宋东升主席盛情相邀,我见到了吕云洲吕主席、“相逢是首歌”张姐、“枝江海哥”程兄、杨山兄和一位名医。临别时,“海哥”送给我一张枝江作协会员通讯录。至此,我算是真正回到枝江的“家”了。
吕万林主席、张同姐、金明哥,都是枝江本土(百里洲)作家,他们的作品都非常质朴,以一种平实而又娓娓道来的方式,让读者不知不觉间就被感染。
宋东升主席、吕云洲主席、程应海“海哥”,“夷陵流风”吕兄都以经典妙文和高超的摄影技术在业界独领风骚,尤其前段时间举办的“洁城天使”征文大赛,更是引领着枝江精神文明建设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实为枝江之幸。
感谢网络,让我这个文学殿外的草根也能如此近距离地与作家们接触;感谢枝江论坛,给我们开僻了一个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互相提高写作水平的家园。我相信家园在枝江作协及各位同仁的领导与支持下,一定会焕发新的光彩,以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枝江文化市场的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再立新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