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怎么才能有水喝?

三个和尚怎么才能有水喝?

稿案门散文2025-04-12 16:12:32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讲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梭子鱼、虾和天鹅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发现一辆装满好吃的车,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人铆足了劲儿,无论怎么拉、拖、推,车子还在老地方。一调查,原来,天鹅使劲往天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讲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梭子鱼、虾和天鹅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发现一辆装满好吃的车,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人铆足了劲儿,无论怎么拉、拖、推,车子还在老地方。一调查,原来,天鹅使劲往天上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方向拉去,虽然他们都使劲了,但因为劲儿没有往一处使,就是说方向不明确、不统一,所以车子还是原封不动。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试想一下,梭子鱼、虾和天鹅既然是好朋友,那么行动之前,可以先统一一下思想,明确一下目标,制定一下方案,简言之,就是要搞好团结。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再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想拉动车子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咱们中国也有句老话,“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原因是,一个和尚时,他没有办法,他不挑,就没有人替他挑,没有逃避的可能性,只有自己去挑水;两个和尚时,抬水就比一个人挑水省力气;三个和尚时,彼此之间有了一种依赖感,都指望别人去承担义务,想着水总会有人挑的,而自己享受成果,结果,人浮于事,最后没水喝的竟是和尚最多的时候。
三个和尚如何才能有水喝呢?我们可以先来统一下思想。庙距离水源比较远,三个和尚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是水危机。三个人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才能度过难关。
有了统一的思想,我们还得制定规章制度。比如可以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法给三个人排值日表,明确彼此的任务,两个人一组,临时有事可以找人替换,因为抬水总比挑水省劲;也可以搞接力比赛,一人挑一段,彼此接应,这样也可以节省体力。
除此之外,三个人可以搞一搞科学创新。能不能造一辆车子来拉水?可不可以就近打一口井以解决吃水问题?抑或铺设一条水管道,把城里的水引过来?
不管怎么说,三个人要想有水喝,一不能推诿,二不能等靠,要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人与人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需要有机的结合。在一个团队里,互相支持,互为依靠,事情就容易办好;相互推诿,相互拆台,事情就可能办砸。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越来越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种类繁多,重要性各异,但每一种细小的分工都是整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棋盘上的棋子,少了谁都不行。
小到一个集体、企业,大到国家,要发展壮大,必须集合全体成员的智谋和力量,克服惰性和依赖性,增强责任心与合作意识,统一思想,统一方向,团结互助,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产生11>2的效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