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秋季的早晨,眼前罩着薄雾,走在路边小道上,汽车、行人来往穿梭,在身边掀起阵阵的风,催人清醒,思绪活跃起来,陷入信马由缰的遐想,我发现了美。一个行者,进入我的视线,赶早班的,朝我走来。开始只是个轮廓,渐
秋季的早晨,眼前罩着薄雾,走在路边小道上,汽车、行人来往穿梭,在身边掀起阵阵的风,催人清醒,思绪活跃起来,陷入信马由缰的遐想,我发现了美。
一个行者,进入我的视线,赶早班的,朝我走来。开始只是个轮廓,渐渐明晰,等快接近我时,全看清,是个男性,浓眉,黑眼睛,穿着单薄的白衬衫,骑着不整洁的电动车。转过身,追寻他,能见到他上衣的颜色和骑的电动车,渐渐地,模糊了,有一阶段,见到飘忽的黑点,最后,人被雾吞没了。
路上匆匆的流动,向我而来的,离我而去的,都经历清晰、朦胧、消失。清晰,离得太近,太熟了,纠葛的,不再可爱;消失的,离得太远,使人失望、悲凉,我们追踪不了。而影影焯焯、神神秘秘的朦胧,在有和无之间,才是我们渴望的,它通过对事物原本千姿百态的笼罩、粉饰,长期以来,人们在探究它,追寻它,本来就是鬼斧神工的,经万物之灵的锻造,在我们的视野范围,营造了无与伦比的大美。已是客观,还用发现么?哦,原来我也朦胧了。
有朦胧,才有自然美。有了朦胧,才有了看山,“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姿百态,才有了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才有了莲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高远、纯洁,才有了“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悲壮景色。
有朦胧,才有思维美。我们规划一幅蓝图、建一座桥、修一条路、建一个城市的景观,起初,都是从朦胧开始的,先是有个零散的构建,在脑子里回旋,反复比对,最后,才形成成熟的构思。
有朦胧,才有品格美。人是有思想的,我们对战友、亲朋,一旦有了信任,即使有相悖的声音,我们也不信以为真,愿它们变得朦胧,消失殆尽。郑板桥的那句“难得糊涂”的话,让人很费琢磨。那是一种明晰后的朦胧,是一种品格“宽容”的大美。大智若愚,在智慧和愚蠢之间的朦胧,不是糊涂,是更大的智慧。
我们不排斥清晰,但从朦胧产生清晰角度讲,更不能忽视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