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成都商报9月30日报道,瑞典诺贝尔基金会日前宣布,2009年文学奖预计10月8日揭晓。随后,这个沦为欧洲赌博公司一年一度的一个“传统项目”和赚钱项目的“文学最高奖”正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美国作家玛丽·
成都商报9月30日报道,瑞典诺贝尔基金会日前宣布,2009年文学奖预计10月8日揭晓。随后,这个沦为欧洲赌博公司一年一度的一个“传统项目”和赚钱项目的“文学最高奖”正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美国作家玛丽·阿拉纳4月就表示应该彻底取消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偏见和狭隘长期占据这个奖。作家阿来也认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有三分之一是不入流的。”就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国内已有网友发帖说:“我一点都看不上诺贝尔文学奖,让他见鬼去吧。”
诺文学奖几乎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知识界一个心结,由当初的积极期待到如今的心灰意冷,甚至恶言相向,吃不到葡萄就说起葡萄酸。可和一些人采取挪揄的态度相反,我觉得,缺乏个性自由以及独立之精神的知识精英是不配享有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为何至今还得不到诺贝尔奖还得从自身找原因。任何狭隘的想法都是有害的。
你即使从世界小姐脸上找出一个麻子,并且由此嘲笑其评选的不公那也是可笑的,虽然诺贝尔奖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也并不排除其评选的一定偏见和狭隘,但瑕不掩瑜,其客观公正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你不看诺文学奖,而是看其他历年颁发的诸如此类物理奖、化学奖等等就可以知道,其得主99%都是名副其实的,被世人所公认的,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在文学等社会科学之类的奖项人选上这些年一直有争议很正常,毕竟评选者不是机器,无法用客观化一的量化标准去套候选人及其作品,不过获奖者的文学作品未必像有些人所讲就是一个唯一的写作技巧标准,文以载道,最根本的还是看其代表作的思想方向性和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性上现在以及将来的潜在价值。
我不知道阿来所说的诺文学奖有“三分之一是不入流的”的结论是从哪儿得来的,这位国内曾经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有权利去质疑诺文学奖的客观公正,但却一定要注意到诺文学奖不是国内茅盾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他们的眼光不仅仅在停留于主流文化的上层建筑上,而且还难能可贵地注重民间文学家的佼佼者的选拔上,人家一不靠关系,二不靠人情,三不靠上级指定,四不靠论资排辈,只靠作品说话,这是我们传统文学奖所欠缺的。也是需要我们承认自己文化界离文学的个性自由以及独立之精神越来越远的地方。
毋庸讳言,弘扬时代主旋律文化人士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文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已经极大地戕害了中国作家和其文学作品的创造性以及创新精神,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有多少知识分子因言获罪?是的,现在我们应该到了正确看待主旋律之外的文化人以及作品的时候了,他们的不同声音也许批评了政治但大多数绝非就是我们政治上的敌人,而是一种对主流文化有益的补充,甚至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精神营养,事实上,主旋律一边倒的文化体制仍然是目前我国作家获诺文学奖无法跨越的一个门槛,体制的圈养使其体制内的作家缺乏人文的对社会的尖锐批评以及独立反思,这是一代代知识分子的失职之处,也是体制外的作家在名利分配上一直受到歧视和打击的原因。
何况这几十年来诺文学奖一直在向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靠拢:北岛成为2008年成文学奖热门人选、李敖成为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王蒙曾连续四年获文学奖提名、沈从文1987、1988年入文学奖终审名单,甚至林语堂和鲁迅也和诺文学奖失之交臂。既然诺文学奖评选者始终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中国文学以及作家身上,我们就不应该气馁,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大多数心浮气躁的中国作家来说,首先需要的是承认自己作品的不足和欠缺之处,其次中国作家以及中国人有诺文学奖情怀那是好事,可是吃不到葡萄要说葡萄酸大可不必,恐怕葡萄不酸酸的是某些人焦躁的名利心理。对其无理恶言相向或彻底放弃是一种典型的阿q心态。我以为,诺文学奖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气球你越想得到就越得不到,心平气和加上奋起直追才是硬道理,才会有中国人突然得奖的那一天。解放中国作家们的身心羁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