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明代周元《泾林续记》载:“世蕃纳贿,嵩未详知,始置笥箧,既付库藏,委皆充。蕃妻乃掘地深一丈,方五尺,四围及底砌以纹石,运银实其中,三昼夜始满,外存者犹无算,将覆土,忽曰:是乃翁所贻也,亦当令一见。因遣
明代周元《泾林续记》载:“世蕃纳贿,嵩未详知,始置笥箧,既付库藏,委皆充。蕃妻乃掘地深一丈,方五尺,四围及底砌以纹石,运银实其中,三昼夜始满,外存者犹无算,将覆土,忽曰:是乃翁所贻也,亦当令一见。因遣奴邀嵩至窖边,烂然夺目。嵩见延袤颇广,已自愕然,复询深若干,左右以一丈对,嵩掩耳返走,口中嗫嚅言曰:多积者必厚亡,奇祸奇祸,则嵩亦自知不免矣。”
严嵩,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由于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和重用,骄奢霸横之气日益显露,贪污腐败随之而来,收受贿赂成为常事。其子严世蕃借其势力,违法乱纪,卖官鬻爵,胡作非为。嘉靖四十四年,御史邹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严世蕃。皇帝下诏查抄,得黄金三万两千余两、白银二百零二万余两,其它房屋、土地、珍宝、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玉器、服饰、家具无数。最终,皇帝以严世蕃大逆不道与谋反的罪行,当众斩杀于市;同时下诏贬严嵩及子孙为庶民。
严嵩“多积者必厚亡”的感慨,正应了民间“奇贪之人必有奇祸”的俗谚,也道出了历史对贪官的惩罚和人民群众对贪官的憎恶。
官场腐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所谓贪官,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当然,“奇祸”也随之而来。
翻开历史,贪官从尧舜时期就有了。当时,缙云氏部落中有一个没有才干的首领,贪财聚敛、牟取私利,引起了部落成员的反对。执法大臣舜把他和其他三个犯法的官员,一起流放到环境最恶劣的深山野岭中,让他与野兽一起生活。后来四人都被野兽吃掉了。
羊舌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记载的贪官。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出生在一个奴隶主家庭,父兄都是晋国当时显赫一时的人物。青少年时期的羊舌鲋是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官二代”。晋昭公即位后,重用权臣韩宣子。羊舌鲋借着父兄的力量,得到韩宣子青睐,执掌朝政大权。其贪婪本性,便暴露无遗。一是大发战争财,凡晋军兵过之地,都是血流成河,城乡被抢劫一空,金银财宝,大半落进他的腰包。二是借兵威胁索贿卫国成功后,又先后压服郑国、卫国、齐国、邾国、莒国等十几个国家,搜刮了巨额财富,满载而归。三是扣押人质求货鲁国,鲁国知道羊舌鲋贪得无厌,就带着绸缎和食物来见羊舌鲋。羊舌鲋成为我国有史书记载以来,第一个因为贪污而受到惩罚的官员,落了个暴尸街头、遗臭万年的下场。
发动“安史之乱”的主角之一安禄山,也是一个“奇贪之人”。他是个“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嗜欲极重,不知身心修养为何物的人。除了贪吃、贪色的嗜欲外,他还贪财。他挥兵南下中原,铁蹄所至,将公私财物洗劫一空,处处显露出他的贪婪本性。他占领洛阳,见财富殷厚,便舍不得离开,结果坐失战机,使李唐王朝得以组织防御。打进长安,他又“大索三日,民间财赀尽掠之”。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无数的稀世珍宝,早已引得与他一起发动叛乱的史思明垂涎三尺。当安庆绪兵败前来求援时,史思明便以杀父乃“大逆”之罪为名,冠冕堂皇地把安庆绪及其四个弟弟一同缢杀。转眼间,史思明占有了安禄山掠来的财富。安禄山当初怎么也想不到,贪财的嗜欲,竟会给手掌数十万铁骑的他带来灭门之灾!
而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奇祸”的,则是明朝巨贪刘瑾。刘瑾,今陕西兴平县人。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刘瑾为人狡猾狠毒,成为宫中太监“八虎”之首。他抓住少年天子喜好嬉戏的特点,每日进奉飞鹰、猎狗等,鼓动武宗游玩享乐,深得武宗信任,被提升到内宫监任职,且掌管着京城的精锐守卫部队,权倾朝野。有了权势之后,刘瑾和很多贪官一样也开始敛财。他的手法也没有什么创新,索贿、受贿、贪污,都是一般的手法。只不过他的胆子比一般的贪官大了很多,因为他的上边仅是一个皇帝。当时地方官员入京觐见皇帝,必先持重金谒见刘瑾。为官清廉者,无奈只好贷款于富豪之家,时人美其名曰“京债”。接受别人贿赂之后,刘瑾还枉法行事,直至制造冤狱。刘瑾后被指造反,被判磔刑。在菜市口的刑场上,刽子手一共割了刘瑾三千多刀,时间长达三天。行刑之时,许多人花钱买刘瑾被割下来的肉吃掉,以解心头之恨。
“利欲炽然即火坑,贪爱沉溺为苦海。”贪者,人间第一祸端也。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皆由一念之贪,恶性膨胀,愈演愈烈,不能自拔,前“腐”后继,酿成大错,抱恨终天,追悔莫及,实在是糊涂之至!所以,从古以来先贤和哲人就不断教诲世人淡泊名利、戒欲戒贪。“乐不可极,极乐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与其浊富,宁此清贫”、“富贵一时,名节千古”,都是至理名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戒贪”都应该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永恒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