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与言不由衷
作者:逾瞬时间:2024-11-18 02:23:39热度:0
导读:世人的本性之一,似乎总喜欢去追求一种“获得别人来大加欣赏”的境界。所以,世上有伯乐之说,也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所谓的男子汉大丈夫,差不多都被强制灌输了一种“男人必须要顶天立地”的理念:必须要具备做大事和
世人的本性之一,似乎总喜欢去追求一种“获得别人来大加欣赏”的境界。
所以,世上有伯乐之说,也有怀才不遇的感叹。
所谓的男子汉大丈夫,差不多都被强制灌输了一种“男人必须要顶天立地”的理念:必须要具备做大事和成就大业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这种好高骛远的人生价值观,差不多在每个男人的孩童时期,就被社会强制灌输进了大脑之中,并且潜移默化为永远难以忘却的人生理想。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男人都能随心所欲的做到自己梦想中所期望的那个高度,所以绝大多数男子汉们在现实中活得挺窝囊。
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男人,几乎都是普通男人,而用普通的本事,一定要去做并不普通的事业,那么在事实上不论再怎么努力,似乎也难以避免强弩之末的末路悲剧。
我们都在世俗的贪欲之中被强化了非理性和非人性的价值观念,所以男人变得窝囊也就成了普遍的现实状况。
男人窝囊,是因为心比天高,然而自身的能量却跟不上。
男人的窝囊,不仅仅来源于自身好大喜功的潜在意识,也来源于社会对功利的评判标准之极度地狭隘和偏颇。
男人的窝囊之所以产生的根源,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客观因素:利益分配制度的非人性化。
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虽然属于古代仕人的梦想,然而现代社会的男人似乎也没有避开这个鬼魅的影响,只不过换了个词,变成了:拼搏创业。
拼搏创业,没什么不对:好男人就应该以做事业为人生目标,就应该以最大化的发挥个人能量,为尽量不留下人生的遗憾而去努力。但是拼搏创业,是有限制条件的。现实中有很多客观因素是不利于男人创业的,主观因素上,男人也不应该把自己的能量估计过高,否则,怀才不遇的感叹,就会变成周而复始而永无穷尽的哀叹调了。
怀才不遇的感叹,往往跟世上无伯乐的抱怨是孪生的兄弟。
问题在于,国人总喜欢把伯乐定义为其他人,而不是定义成自己,更不会把伯乐的帽子甩给很多宗教所崇拜和宣扬的神仙。
男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糊涂在于不自量力!
有自知之明者,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自己就是自己的知己,自己就是自己的君子之交;不自量力者,只会把评判自己业绩的权力拱手让给别人,甚至会拱手让给那些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或者是那些对自己有很多成见的人,而到最后,也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大男人,是好汉,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有自知之明者,做事情不是为了把自己的能力拿出来证明给谁看,也不是为了讨谁的欢心,更不是为了一个叫做虚荣的面子和自尊。有自知之明者,喜欢做事情的原因,仅仅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获得舒坦,为了让自己的做事欲望得到满足,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罢了。
无自知之明或者不自量力者,因为习惯了看别人的脸色生活,因为习惯了用世俗的那一套能整死人的理论逻辑往自己身上套,因为习惯了那些狭隘偏颇的世俗价值观,所以他们活得累,活得没滋没味,活得窝窝囊囊,活得不快活,并活在一个“半生挣扎一生疲惫老来憾事无穷尽”的人生模式中。
如果一个男人,总是习惯于把评判自己业绩的权力交给他人,那么他将很难会得到真正公正而确切的评价。当一个男人有权有势的时候,他可以什么都不做,很多人也会去曲意逢迎并言不由衷地高评他,当他无权无势的时候,哪怕他做出了很多业绩,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人能真正打心眼里去尊重他并公正合理地评价他的贡献。世俗的那一套评价标准,无非就是所谓的“老板眼中无勤工,利益之下无正邪”的逻辑罢了。
所以,若按世俗的那一套理论去搜求伯乐的做法,最终所能得到的,也无非就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评价而已。在人骗人的利益世界,在到处都充斥着谎言的社会关系中,如何会来得真的伯乐?如何会有真实的评价结论?
所以世俗的那一套欣赏标准是相对的,是可变的,是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走向,而不断改头换面地“变脸”闹剧而已。
所以古来有一句话叫做:留与后人评说。
为啥古人们希望把自己的生平业绩,留与后人评说呢?
因为后人,自然和先人不会产生直接的利益关系,更不会闹出和先人们争功抢位的事件发生。
所以古人认为,“留与后人评说”的做法,就有了很大的公正性或者人情味儿。
可我觉得,古人还是错了!
事实上,所谓的“后人”,也会有昧着良心不说实话的家伙,不但有,还为数不少。
所以所谓的“留与后人评说”,实际上也是冒很大的风险的。古来人间就少有伯乐,当然和少有千里马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说是相互照应。但是“留与后人评说”这句话的本质,还是没有脱离虚荣的底线,还是没有脱离开世俗的那一套评判标准,还是没有彻底甩开“渴求他人对自己歌功颂德”的那一套儒家哲学。
更何况,就算再怎么公正无私的“后人”,就算再怎么兢兢业业喜欢探求真相的“后人”,也都会在评论古人之业绩的时候,难免多多少少地会融入一些个人的主观判断因素,要不然世上怎么会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说法呢?世上本无完人,那么不是完人的“后人”之评价标准,又焉能做到对古人的业绩进行公正到位的评价?而我们所看到的历史评价,往往都是后人写给那些先人的,所以杜撰的成分总是难免的了,就算在古时有当代的人写当代的事情,也未必就能做到全面公正的评说,而在这评价历史上的是是非非以及文治武功之过程中那些见不得人的猫腻,想必只要是稍微对历史有点兴趣的国人,不会不知道吧。
所以古人所谓的“留与后人评说”这句话,也不过是一个托辞罢了。实际上,他们也未必能真正相信后人的评说之词,只不过等到后人来评说的时候,他们也早就化成了土,变成了泥,自然就再也不可能会思想了,所以“死者无畏”,后人的评说之词,焉能左右他们的思想呢?
世俗的评说之词,对于大众,无非笑谈而已,对于做事的当事者,也无非是障耳之言罢了。然而障耳之言一旦多了,就会渐渐地发展到障目,目受其障久了,就会慢慢地障心。而一旦心受其障,则做事就多出了更多的磨难,从而少了更多的助益。于是原本就不是完人的凡夫俗子,想力求把自己的事业做得完美,就会平添无数的阻力和障碍。而障心之障,其害尤其深重:轻者令人茶饭不思心灰意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