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得让人神往,怪不得连一身坎坷不平和一生都不是很快乐的杜甫来到成都这座城市他心慰了、他快乐起来了并更具有了诗情画意,在杜甫眼里成都是“晓看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得让人神往,怪不得连一身坎坷不平和一生都不是很快乐的杜甫来到成都这座城市他心慰了、他快乐起来了并更具有了诗情画意,在杜甫眼里成都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样一座充满生机和诗画的城市。那怕是住在几间茅草屋里安享他的晚年都是那样的飘逸安然,在这里他渡过了人生旅程最后美好时光。
曾经在成都学习生活过三年时光的我,也悠闲安然了几年,但一直没有到杜甫草堂去感受一下杜甫安然自得是怎样的诗情画意,很是遗憾,所以今年中秋节前一天利用北上的机会专门到草堂去找寻杜甫那种安然无为的“桃花园”般的田园生活!身临其境瞻仰了杜甫所住的茅草屋,才真的体会到诗人以前的生活是那样的安然和无为,是那样的与世无争,是那样的超凡脱俗!在这里能找到一种真正的归真自然、一种容入小桥流水人家超美的人生境界!
要知道杜甫一生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四处漂泊着,空有一身绝世才华却屡屡不得志,这一点他比他的好朋友也是同时代的前辈李白惨多了,当然比他的后朝后辈的苏轼也好不到那里去。李白是少年得志,玄宗把他当座上宾一样对待,而他却恃才傲物,心高气傲,无法与权贵相容而以至于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才华。苏轼却因政治思想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再加上才华出众而招众人嫉恨,最终忧忧不得志,客死他乡!而杜甫呢?杜甫没有李白在长安那样混得好。由于当时才华出众名满长安的李白没有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经人引荐而被玄宗相中直入仕途的,并且红极一时。用现在的话来说李白是当时“长安一等一的大红人,要有多牛B就有多牛B的人物。”也一点不为过。可杜甫却没有那样的好运气,他到长安应试而落第后,也是到处找关系,找“门子”的,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他的生活待遇与李白比起来简直不是同一个级别的,有多寒掺就有多寒掺,没法比。就连他的后朝后辈苏轼虽然与他有相同的人生遭遇,人生又过得不是很快乐至少苏轼曾经也是进士出身,也参加过国家大事的人,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比起杜甫来多少也好点。
杜甫最不幸的是在安史之乱爆发时他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还当过俘奴受尽了凌辱那不在话下。最后“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他和苏轼一样都是客死在异乡的,而他比苏轼还惨点他是客死在异乡的路途中。杜甫唯一比李白、苏轼在晚年生活上好点,至少他在成都生活的这四年是他人生当中最安然自得,渡过了一个美好的晚年时光。为什么拿李白、苏轼这两个四川人和杜甫对比,因为他们三人有着相似的人生命运,而且他们都是中国古代顶尖级的三个文化大师,有着超凡的才华,都有一种“天生我才没人用”的境遇,他们三个人相比是最好的一组典型,这样比较过后,我想后世才华出众的人多少才会有一丝安慰吧。
虽然杜甫一生都没有像李白、苏轼一样进入过顶层的上流阶级,一直过着中下层的官民生活,但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遭遇,使他真切的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暖,并看透了上层阶级的黑暗。才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住在茅草屋就是他体验民生疾苦的最好体现,才有了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真实感言!几间茅草屋在他的眼中是那样的温暖,住着是那样的安然和快乐!是他经历了人生风雨后,精神境界得到了一种高度升华过后的解放!一种无为的生活,一种归真的性情,使他从现实黑暗社会中得到唯一的一种解脱。内心得到充分的解脱过后,他的思想和才情由此才会进一步达到一种人生最高境界,最终显现出来的是他那种“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入世情怀!这种“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使他容入到一种回归田野纯真的至高的生活境界当中,才使得他在成都渡过晚年时光中能握手挥豪出了如《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名作。笔者认为杜甫一生的真实写照犹如他在《蜀相》中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评价。他在缅怀英雄古人的同时,笔者认为他也影射了自己,想想自己是如此才华的人,国难当头时,上层阶级不用我,我却隐居在这山野茅舍里面逍遥自在,不能以自己的才能保家为国,这是多么的让人伤心,多么的悲哀呀!“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能为国出力”,我想这是杜甫人生当中最不甘心的一件事吧!
诗人的草堂情节,心忧天下的情怀,我想这怕连诸葛亮也无法真正体会到的,因为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茅庐直截了当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同样住在茅庐才华绝世的杜甫就只能过着平民生活的份了,心忧天下,到头来却落得个“空悲切”!幸好杜甫能过着这种山野茅舍的平民生活,否则他哪来一篇篇名扬千古的诗文呢?所以说还是李白说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杜甫注定官场一生失意不志,文坛一生潇洒名扬!

附加:
杜甫画像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