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现在山东曲阜孔林所见的孔子墓碑系明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正面碑文作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八字,我曾经去看望过,但是孔夫子只是那个时候的老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王的规格待遇,所以“王”字就被碑座半掩着。大家还不能公开去承认宣扬他就是王,虽然弟子贤徒遍天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出处】《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说】“说”(音同月)通假:悦,指愉快,高兴。“愠”是指生气,发怒,怨恨,心里不满。君子:这里指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注:讲的是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是近代人们的解释。

其实孔子所要解释的真正意义是,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电台传媒的情况下,孔子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他可以通过远方朋友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孔子的终生职业就是教书育徒,教化社会民众,所以孔子热情接待远方来访的朋友的过程也是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正是最能让他感到快乐愉悦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