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论语》是大家的《论语》,就和《红楼梦》是大家的《红楼梦》一样。一个人一个读法,每人有每人的感悟。诗无达诂。经历、性格、学识、眼界不同,当然每人理解不一。庄子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
《论语》是大家的《论语》,就和《红楼梦》是大家的《红楼梦》一样。一个人一个读法,每人有每人的感悟。诗无达诂。经历、性格、学识、眼界不同,当然每人理解不一。庄子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论语》是大海,鼹鼠饮河,不过满腹。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些妄度者,自以为登上了夫子之堂,入了夫子之室,其实距离作者本意,十万由旬。作者本意乃在书中,而非在书外。
对于《论语》,解读是解读,感悟是感悟。解读针对文本,感悟触动心灵。由是观之,于丹把自己读《论语》的感悟名曰《论语心得》,并没有任何不妥。可有的人读了于丹之后,高喊“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这样的声音还是有一点代表性的,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差不多还是读过论语的。但我认为生气的绝非是孔子,着急的也不是庄子,而是他们自己。把经典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没有什么不好,把自己个人的感悟告诉大家也没有什么不对,尤其是在最大的公众场合讲解,是必然要相对平民化的。当然了,生气和着急的你也可以弄一本,从理论上讲,凡读过《论语》的都可以弄一本,都可以在“百家讲坛”说上一说。当然,轮的上轮不上,人家看得上,看不上,什么时候能去,让不让你去,写了书有没有人买,是不是也能发发财,上上福布斯,那是另外一码事了。
于丹之后,一方面有的人很生气很着急,要道济天下之溺,于是也写了起来;另一方面,某些人也把自己的陈货拿了出来,冒充权威。时下涌现出很多解释《论语》的书,虽然都要极力避讳跟风之嫌疑,但毕竟都是在于丹之后。是于丹的讲解和她的《论语心得》让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多些人注意,这就是大好事。一些人在于丹之后谈论语这一事实就证明于丹的讲解果然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的,马后炮有的时候未必没有收获,别人偷驴他拔橛子往往也有小利在焉。这些人中不乏高人。于丹之后的书,有的比于老师的要好,很见功力;有的一般,有的不值一提。于丹已经成了一种现象,瓜田纳履,李下正冠,时下写论语,说不是跟风,谁信呢?真替那些有份量的书和没份量的人悲哀。那书,你为什么不早点出?又为什么不晚点出?——演林妹妹的陈晓旭鸥窝儿了,她演的好不好且不说,可目前要想超过她,怕是很难很难,那怕你是艺术家,那怕你是大师。其实哪里有什么艺术家,哪里有什么大师,在论语面前,统统的,大大地,都是读者。论语的地位不会动摇,论语的权威不用维护。
读经典最好的办法是先读懂原文,扫除文字障碍。对于《论语》来说,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很适合开始阅读。文字通了之后,再多读上几遍,自有感触,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自然和于丹老师一样,也就有“心得”了。对于存疑的地方,可参阅其他的书籍。比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无友不如己者”,“贤贤易色”,“慎终追远”、“绘事后素”等等这些历来就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可参考其他公公说的道理和其他婆婆说的道理,之后作出自己的选择。
《论语》一书,才两万多字,相当于现在一些领导的一篇讲话的字数。文字也不深奥,比现在某些诗歌好懂。读《论语》,其实很简单。故弄玄虚,寻章摘句,东拼西凑,改头换面,把别人的观点说成是自己的,坐井观天,这样的东东,借用一句铁岭话,那叫一个坷碜。
大音声稀,平易中自有大道理,这道理已经变成了民族的精神。唯独如此,《论语》是常新的。当然也希望听到一些方家的讲解和其心得,所以关于《论语》的书,我还是买过几本的。比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我偏爱南怀瑾老先生的书。可似乎一些高明者对南怀瑾也很生气,说那书是:迂阔、陈腐、谬误、悖理,一应俱在,更像是以论语文强为引子的蹩脚的海聊神侃大杂烩。有人随声附和道:同意。这样的高人一定会有高见了,可惜,一点也不高。读了论语,论语是论语,他是他。读了有什么用?论语是精神,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一个没有精神家园的人,果然就是丧家狗了。前几天买了本书果然就叫《丧家狗》,也是一本“我读论语”方面的书。
于丹之后,包括于丹,某家近期看了几本“我读论语”的书。我不生气,我也不着急。我简单地翻了翻,都扔了,那东东虽然印刷所用纸张颇精,有些份量,无奈手感大不如妇婴用纸,我是坚决不用的,怕我的那扇钢门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