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如果假行菩萨道而染著世间法,则此人非行菩萨道,乃行魔道也。绝不可用世间慈善事业混淆佛法。菩萨道属于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但并非因为行者有普度众生的愿望就可谓行菩萨道,因为度之一字是有讲究的。如果行者的目
 如果假行菩萨道而染著世间法,则此人非行菩萨道,乃行魔道也。绝不可用世间慈善事业混淆佛法。菩萨道属于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但并非因为行者有普度众生的愿望就可谓行菩萨道,因为度之一字是有讲究的。如果行者的目标不过是给予众生现生的利益或升天的果报,这只能算是人天乘世间善法,连小乘都无法相比,又如何能以大乘自居呢?菩萨的原意是觉有情,正觉才是一切佛法的核心。不明了这一点,就很可能将一般的慈善或见义勇为的行为错认为行菩萨道。虽然菩萨道涵盖了这些行为,但这些行为本身并非菩萨道。
《圆觉经》云:“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世间一般的善行义举都是在爱心的推动下产生的,而爱心并非慈悲,只能算慈悲的畸形化表现。狭隘的人类情感,即使如爱心,虽然是善法,但终究是有缺陷的,而且事实上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从情感中产生的,情感也是众生颠倒虚妄的产物,只能增加众生的无明我执,决不能导向解脱。所以哪怕是孜孜不倦地做各种善事,如果没有出世的目标,最终只是一场空。
菩萨是有智慧的大心众生,世间的善事都是贪欲,菩萨当然不会引导众生增加贪欲。经云:“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断贪欲,不除爱渴,再如何行善,都只是在延续轮回。如果不勤于观察五受阴的无常无我苦空的真相,认为这是小法,而一开始就忙于外务,以为是在行菩萨道,那么无论修何法门,都必然会掺杂大量的贪欲我见,这样的修行还如何能够“灵验”呢?
虽然从外相上看,或许会感觉许多菩萨与一般凡夫并无二致,亦忙碌于种种事务。但这不过是一种示现,同事是为了更好教化众生。“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如果不假诸贪欲的话,菩萨又怎么能够慈航倒驾入得了生死轮回呢?但毕竟不是真的贪欲仅仅假诸而已。“令彼舍爱”这是真实的。菩萨的教化最终是要众生舍尽情爱,因为“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使得开悟。”
行菩萨道固然要发菩提心,但菩提心的范围很大,把范围缩小一些,那么先决条件就是要舍弃人情,包括彻底之出离心和对五蕴非我的警醒,这是首要的,否则非但不能度众生,反而要被众生度。只有内心舍弃人情才能在外相上假诸人情而开展利益有情的菩萨道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