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大樗、境界和命运
作者:桃花菊时间:2024-11-06 17:37:15热度:0
导读:庄子有一个朋友,叫做惠施,也叫惠子,做过魏国的宰相,很有些本事;他对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论十分地不以为然,他认为:庄子的思想太过超然,在实践中没有多大的用处。他总想说服庄子,丢掉那些大
庄子有一个朋友,叫做惠施,也叫惠子,做过魏国的宰相,很有些本事;他对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论十分地不以为然,他认为:庄子的思想太过超然,在实践中没有多大的用处。他总想说服庄子,丢掉那些大而无用的想法,做一些他认为实际有用的事情。
于是、惠子绞尽脑汁,先给庄子出了一个“大葫芦”的难题。
他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意思:“魏王给了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种下后结出个大葫芦来,容积有五石那么大。用这个葫芦来装水呢,这个葫芦的坚硬程度承受不起水的压力。于是、只好把它剖开,做成瓢,但是又太大了没地方放。我认为它没什么用,就把它打破了,当垃圾丢掉了。”
庄子回答:“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拿现在的话说:“先生、并不是说这个大葫芦就没有用,只是你惠子不知道怎么来用。宋国有人会做一种药,叫不龟手药,这种药能使手不开裂。因为用这个药,手就保护得很好,所以呢、他们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去宋国旅游的人发现了这回事,就出一百斤金子来买这个药的配方。因为这个药是祖传密方,不传外人,所以这一家子就开会商量:我们漂洗丝絮洗一辈子,还赚不了几个金子。现在一下子就可以卖一百斤金子。这好事哪找去?于是就同意了。那个游客呢,得了这个方子,就把这个方子献给了吴王。这个时候越国正好发兵攻吴,那吴王就让这个游客为将军。正好这个时候是冬天,这个人就领着吴军和越军水战。因为有那个不龟手的药,所以大败越军。捷报传到了吴王那里,吴王很高兴,就封给了这个人一块地成为王侯了。同样是一个不龟手的配方,在宋人的手里,不过用来漂洗,在游客的手里,就成了列土封侯的阶梯,因此、不是东西的用处大小,而是你会不会使用,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心有不甘,又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意思:“我家后院有这么一棵大树,别人都叫它‘樗’。(一种椿树)这个树的树干又粗又壮,而且不直,上面疙疙瘩瘩的。这树的小树枝呢弯弯扭扭的,长得还特别奇怪。长在路边,木匠看都不看一眼,因为这树做什么也不合适,既不中绳墨,也不中规矩。老兄,你的话夸夸其辞,就和那棵樗树一样,大而无用,谁会听你的呢?”
庄子说:“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老弟、你难道没看过野猫吗?这野猫捉老鼠挺厉害。‘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成天活蹦乱跳的,结果一不小心就中招了,要么就踩着那捕兽夹了,要么就给猎网网住了,死于非命。那牦牛,像遮天的云朵那么大。这种牛能耐大着呢,不过不会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庄子连举几个例子,将有用和无用的辩证关系说的明明白白:“无用”并不是真的无用,乃是因为人的判断的结果。若是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同一个事物,将会有不同的判断。自然间的万物皆有其本性,有用无用乃是人离开自然大道后,因为自己偏见好恶所产生的概念,自然会有所偏颇,若使其心志顺应自然的规律,那麼有用无用又有何差别?这、就是庄子所谓“忘物”的功夫。也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真谛!
在这里、庄子还以樗树之百无一用,因此能无物害,无困苦,以喻人必无用,方免世患而获逍遥。
要得逍遥,必须“无名,无功,无已”,而且、你还得“无用”。因为、即使能“无名,无功,无已”,但若是有可用处的话,难免会像那个大葫芦一样,受刀斧之害,而被强作为大樽,也就是说会有身不由已处。
也就是说:能逍遥于心者,未必能逍遥于境。所以要在“无名,无功,无已”的基础上,还要“无用”,然后达到“无为”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得逍遥之及至了。如此,则不仅游逍遥,寝卧亦逍遥也。
于是、按照庄子的推理,人、即使“无名,无功,无已”,也并不是就能轻易地逍遥于世的,要想真正地逍遥,他还要做一个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无用的人,让世人遗忘他的存在。
逍遥、难、就难在这里!
庄子的理论在建功立业上似乎无用,然而、正是她的无用,成就了庄子在战国纷乱、危险环境中的安身立命。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正是境界的不同,决定了人对相同事物截然不同的判断。人们常用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的价值,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正确地预见未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普通的人,则只能被“命运”摆布。
这、也就是诸葛亮和臭皮匠的区别。
于丹教授说的不错: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