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汗颜的剖折:《中国人的素质》
我刚读完这样一本书,书名如上,作者是美国人明恩溥。他是美国公理会教士,1872年来中国传教,先后居住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广泛接触各阶层人群,尤其熟悉下层农民生活,并结交了不少朋友。此书是他在华传教
我刚读完这样一本书,书名如上,作者是美国人明恩溥。他是美国公理会教士,1872年来中国传教,先后居住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广泛接触各阶层人群,尤其熟悉下层农民生活,并结交了不少朋友。此书是他在华传教二十二年之后,于1894年成书出版的。他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鲁迅先生在二十一岁留学日本时读了此书的日译本,深受触动,并由此致力于揭示和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直到临终前十四天还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我读到的这本是2001年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再版发行的。这位美国人是如何描写中国人的素质呢?看看题目就知道了:面子要紧、固守礼节、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拐弯抹角、柔顺固执、心智混乱、麻木不仁、缺乏公共精神、因循守旧、漠视舒适方便、知足长乐、孝行当先、互相猜疑、言而无信等等。他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这些特性,写得十分深入、十分细致,让我在读的时候,常常感到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
原来,我们在实质上并没有超过先人,我们现在所有的谬误都能在前人那里找到对应点。我们的血液里浸透着祖先的种种印痕,那些习惯、思维方式、行为逻辑已经化成基因密码潜藏在我们的体内。什么叫民族?民族就是一个庞大种群血缘的传递,从精神到观念、从认知方式到行事准则。
我们这个民族是怎样形成这样一种特性的呢?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以我的想法,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统治太黑暗了,根本没有摆脱奴隶社会的痕迹,在这种制度下,中国人从来没有真正地“活”过,在重重枷锁之下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生存,因而养成了虚伪、自私、冷漠的性情。而制度与人性又是互为因果的,中国的民主进程之所以走得这样艰难,也可以从民族性上找到原因。
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东西是强化人的奴性的,多少年来,我读不下去所谓的中国“哲学”,那些道德训诫如果也算是哲学的话。在中国的文化里,很难找到象西方人那样的思辨和批判精神,那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尽管有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那样的自由奔放的性格和诗篇的影响,但并没有形成有强势的民族精神。
没有反省和批判,就永远不会进步,这样的书虽然分析得太尖锐,但是对我们今天认识自己还是很有用的。这本书现在可能没地方买到了,我觉得,应该在国人当中普及它,人手一册,好让国人经常看看我们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只狗眼里的人间情事
下一篇:晶莹——纯真女人的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