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的抑结
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很难解开的结:常常是会构想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每次在反复咀嚼和玩味的同时,总会莫名的感伤,到深情处便会忘了自己置身之地。我是在同情我小说里的主人公呢,他们是那么勇敢和善良,最终
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很难解开的结:常常是会构想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每次在反复咀嚼和玩味的同时,总会莫名的感伤,到深情处便会忘了自己置身之地。我是在同情我小说里的主人公呢,他们是那么勇敢和善良,最终还是没能有好的终结。其实从一开始,在我思想所及的范畴里,它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收场,而我这个所谓的躯体不过是运作灵魂所传导的命令。那是在书写悲剧呢!我很久会不忍心下笔,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凄惨,为什么不能是个美满的幸福的结局!就如同我写的长篇小说《三年》中的女人公“柔”是那样纯洁善良的女生,最后却沦落到流莺浪蝶的惨淡收场,再与“秋”相遇之后两人沉默的痛楚却更是拉大了这个伤口,那远远不再是伤害着柔和秋,也折磨着我的恻隐之心。
很久没能下笔,宁愿就这样痴埃地守侯着《三年》简短的楔子里这一段破镜重圆的爱情,那些往后的情节我不敢触碰。写下去,就是一种疼痛……
记不得什么时候,有编辑曾要过这篇稿的全篇,说是杂志要引用这篇小说。我拒绝了,一点是我没有写下去的勇气,再一点感觉上像是出卖了一个已经被伤害过一次的朋友。我不知道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多久,我曾被很亲的人伤害过,虽然只是一些貌似普通批驳的辞句,我却因此而抑郁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是抑郁,那种会失眠的抑郁症!
时间长了,伤口会慢慢地弥合。我开始学着把自己的客观态度调转到了一个作者的立场,不再会情绪化地为此而难以落笔。可是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我在脑海里构思的故事在思想的领域是很受用的,可是一旦我写出来变成一个实体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开始失望了——这是我写的吗?为什么会这么差,为什么?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很差劲,一篇小说,连作者自己都感动不了,拿什么去感动读者!《如果有下辈子,我会好好爱你》这篇小说在构思时是很凄美的,我曾一度在构思时因此而热泪盈眶,可一旦变诸实体,就变得如此不堪。半年的时间我荒废了很多事情,我或许需要用一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来追回逝去甚久的自信。我不再相信表哥嘴里的那个痴人说梦的我,我知道我会回来,一定会!
其实,现在于我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已经不太重要了,我逐渐开始明白文学创作的真正目的只是在于一种心灵的恬静与淡然。你微笑时能感染别人,你难过时他们会从你的文字里读到伤感,和你一起哀伤,这已经是一种成功,思想的,纯净的,不沾染世俗的鄙气和发自内心最真挚的感动,这些,已经够了。只要努力了,梦想了,那么这辈子都不必因懦弱的颓败而引咎悔恨,那么匆匆人生里,总能给自己留下些什么,哪怕,仅只是一纸忧伤的文字,和朋友们少许的唏嘘的赞叹声,已于愿足矣!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