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讯的“风筝”飞了以后
作者:矿冶时间:2024-11-22 20:30:59热度:0
导读:今年9月开学后,七年级学生拿到教材发现,语文课本完全是另一副模样,内容作了很多调整,30篇课文中,有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其实就连语文老师事先都没料到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备课都还是按以往版
今年9月开学后,七年级学生拿到教材发现,语文课本完全是另一副模样,内容作了很多调整,30篇课文中,有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其实就连语文老师事先都没料到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备课都还是按以往版本教材来进行的。
新的版本更加系统化,分类更科学,更加方便学习,也更加方便教学。
然而,这一新的成果并没有引起大家多少兴趣。相反,一个小小的变化却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那就是入选十年的鲁讯的《风筝》又从课本中消失了。
针对这一问题,人教版相关负责人回应说一些媒体报道失实,鲁讯的文章不是被删除,而是被替代。
一样的结果,只不过在说法上用词很讲究。目前,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讯的文章还有6篇,依然是教材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原来鲁讯入选教材的文章是9篇。减少他的文章是从2001年课改开始的。每一次都引发一场争论,特别是2009年《为了忘却的纪念》等鲁迅文章退出教材时,引起很大争议。那样深沉到位的好文章被删,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和遗憾。这次也仅仅是少了一篇而已,却又引起极大反响,可见鲁讯的文章还是有足够的影响力,在读者心中有较高地位。
又回到文章“被替代”的原因上。还得先从文章删除后各方的反应说起。依然象以前一样,是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平分秋色。
反对的声音说鲁讯的文章是经典,代表了一个时代,应该保留。而支持的声音则有拍手称快的味道。有位小说作者就表示赞同:“初中时就觉得鲁迅的课文过于晦涩,那时对语文印象不好就因鲁迅课文。”这个说法很好笑。其“初中生最重要是体验文学之美,培养兴趣而不是讲批判、论沧桑。”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文学之美是在内容与艺术的结合上体现的。如果说批判和沧桑就没有美感,那么《红与黑》、《红楼梦》就没有美感了。
一些语文老师也支持删除,他们说鲁讯的文章学生读不懂。河南省一位七年级语文老师认为,这是基于该篇文章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差异的考虑。“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孩子所处的背景相差太大,要真正完全理解还是很不容易。”这个观点很牵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位李姓编辑说,调整文章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应该适合怎样的课文来做出的研究和调整,“因为《风筝》多数文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有位青年作家认为,“初中的孩子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这些观点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且不说几代人都能读懂的文章,在资讯发达、知识面更广的时代反而不懂了?就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就是让学生能读懂。如果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还不懂,那就是老师教学方法的问题了。再说《风筝》是写亲情的,行文上也没有什么高深艰涩的地方。并且作为白话文来说,难道会比《论语》、《庄子》等古文难懂吗?
有的人说鲁讯文章被删的原因是与时代脱节,说他的文章太犀利。和平年代就不学习有阶级斗争色彩、笔法犀利的文章了吗?诞生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初是代国歌,反而是在战争硝烟远去30多年的1982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鲁讯的文章有一个时代的印记,应该学习和了解。巴尔扎克的作品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恩格斯就说“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可见文学作品对于了解一个社会有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价值。还有革命导师曾说要了解一个社会,就要研究他的文学。不以阶级斗争为纲,解放了思想的社会,也应更包容,对于各种思想文化持更开放的态度。
针对各方声音,作为出版方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本次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主要根据教学一线老师、学生的反馈。与其他因素无关。”鲁讯的文章被替换,只是正常的内容更新和调整,增加的都是年代更近的文章。这个说法无可厚非,也无可挑替。不过,还有更多逊色一些的文章却被保留了下来。而新入选的文章,比如《王几何》,太过浅显,艺术上也没有可圈可点之处,而鲁讯的文章,总有荡气回肠的深该,很耐人回味,艺术水平很高。
对于经典从课本中删除,应持审慎的态度。各个时代和各层次的文章都应兼顾。“时代背景”和“学生难懂”,都不是删除经典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