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容县是地处广西南部的小县城,境内流淌着一条美丽的绣江河。自古以来,绣江河上一代代繁衍生息的船家人,在劳动、生活中形成自己跟别人所不同的习俗。过去的船家人撑船时多有唱水上民歌的爱好,内容丰富多彩,在婚嫁
容县是地处广西南部的小县城,境内流淌着一条美丽的绣江河。自古以来,绣江河上一代代繁衍生息的船家人,在劳动、生活中形成自己跟别人所不同的习俗。过去的船家人撑船时多有唱水上民歌的爱好,内容丰富多彩,在婚嫁场合所唱的哭嫁歌则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容县水上婚礼习俗民歌——哭嫁歌,堪称民间文学百花园中一枝奇葩,是一颗弥足珍贵的“活化石”。
明清时期,哭嫁是容县绣江船民在婚嫁喜庆仪式中演唱的习俗民歌,是船家男女青年在婚礼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风俗虽然依旧存在,但已只是形式,不再具有以前那些韵味了,有逐步消亡的趋势。哭嫁歌内容大体上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通过以哭带唱、唱中有哭的独特艺术形式,待嫁的姑娘用约定俗成的音乐旋律,哭诉自己的命运,哭辞祖宗、哭谢父母的养育恩情、倾诉兄嫂姐妹的情谊等等,用歌声哭声表达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船家旧习俗,新娘要哭唱一天到几天,甚至半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当然,旁边也有陪哭的角色。新娘主要是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而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字四句的顺口溜,有的是较有韵律的长短句。哭嫁歌原生态地展示了容县船家水上民歌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了传承容县水上婚礼习俗,挖掘民歌演唱艺术,争取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容县文化馆非遗工作组制订周密工作方案,安排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在原县水运公司爱好演唱婚嫁习俗民歌的退休人员的热情支持下,2014年利用三个月时间,经非遗人员与水上婚礼习俗演出有关人员沟通,采访水上婚礼习俗老艺人和知情人,物色合适人员整理出哭嫁歌演唱脚本,初步完成好文字稿,而后反复试唱、修改、提高。
接着组织群众演员进行角色排演。重点选好扮演新娘的角色,其他如媒婆、新郎、父母、家公家母、兄弟姐妹、轿夫和陪哭等人物,也一一落实好,共计约10个角色。在演出时,不要求“临时演员”们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但要求做到能背出台词,有一定感情,比较进入角色,不怯场。主要通过演唱歌谣,较好地演绎好这个婚嫁习俗,让后人对这非遗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在这期间,容县文化馆安排人员进入社区,认真进行辅导,抓好质量关。
最后就是做好录像资料收集工作。在2014年底组织一场内部演出,并定名为:“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水上婚礼习俗民歌演唱会”。演前认真筹划好服装、音响、舞台后幕,演出道具以及其他婚嫁所用到的生活物品。特别注意将整个哭嫁活动的各个程式,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强调其原生态特色。在演出过程中,做好录像资料、照片资料的收集,制作成一版光碟作为资料保存。同时,对有关水上民歌简况、地域渊源、具体内容、保护价值、存续情况、保护措施等文字资料,也正在逐步收集整理,为今后进一步挖掘、整理提供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