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呼唤的精神
一部时代的情感大戏——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08年里看了多家电视台上演还不过瘾,又购买了长篇小说原本继续品味。高满堂、孙建业真可谓大家风范,他们根据历史题材打造出一部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弘扬
一部时代的情感大戏——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08年里看了多家电视台上演还不过瘾,又购买了长篇小说原本继续品味。高满堂、孙建业真可谓大家风范,他们根据历史题材打造出一部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感情、讲情义、团结和谐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剧。故事倾注了悲欢离合的情感,催人泪下。真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小说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与朱开山性格炯异、命运不同的三个儿子在闯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经受的考验。“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关东路上的闯荡需要经历一次次的波折磨难,包括土匪、官兵、土豪、乡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瘾君子、矿工等等各色人物的陆续登场,给山东大汉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使朱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在苦难之下产生并展现了悲欢离合的场景。
小说紧紧围绕着一个“闯”字铺开来。从开始的伏笔写朱开山闹义和团到最后的抵抗日寇企图控制山河煤矿、控制东三省乃至控制全国的狼子野心,始终彰显着一种民族灵魂和民族气节,体现出时代的民族精神。闯关东不是硬闯,闯的目的是为了和平、和谐,是为了“朱家”在生存中求稳定的发展。
主人公朱开山的出场并没有亮相的镜头,让你根本体会不到什么特别。除了故事开始由朱传文要结亲而引出其去闹义和团没有消息外,他的音信便戛然而止。倒是朱传文的一个叔叔给朱家带来了朱开山在闯关东的消息令他们娘几个兴奋不已。至此朱开山的出场便像是说家常话一样娓娓地道出来。从文他娘领着朱传文、朱传武、朱传杰还有鲜儿前往东北,或者说从朱开山一露面便拉开了故事的帷幕。
朱开山是一个有着很深的内涵、而个性又特别较强人物。从在老金沟淘金大金粒让他端洗脚水、倒尿罐,到和潘五爷、潘老大的竞争,都反映出炎黄子孙忍让和自强的美德。在对抵制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丑恶行径则给予了坚决的抵制,反映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本来朱开山是不同意投资山河煤矿的,但他听他说是跟日本人争夺矿山,便改变了态度,还让朱传杰回山东老家去贷款。朱传文的软弱顾家、朱传武的任性刚强、朱传杰的自恃稳重,都描写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与其说鲜儿的一生与朱家紧密的连在了一起,倒不如说朱家的生死存亡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应该说,鲜儿(也包括玉书)是就中国妇女欲求新路又被封建思想束缚的典型形象。鲜儿的本意是求新,但由于旧中国的现状,把鲜儿命运推向不由自主的境地。为什么这么说呢?鲜儿曾经叫秋雁、秋娟,宿命论地讲,对鲜儿来说并不是好兆头。“秋”虽然有收获的含义,但在就中国乃至以前,都有着暗含着冷落萧条的意思。比如宋人欧阳修的《秋声赋》写秋之情调消极低沉,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中写“红藕”的“香残”与“玉簟”之“秋”相对应,都极有萧条之意。因此说,鲜儿的命运从这两个名字上看并不乐观。倒是朱传武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表现了旧中国国人不屈服甘当亡国奴的敢打敢拼的品质,代表了旧中国普通国民的坚强思想,以及后来的为保卫双城、保卫家乡、保卫东三省而不顾及少帅的将令,塑造了一个完美的血性男儿的形象。
剧中还展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军国主义的日本军人把一个患了传染病的日本小男孩一郎欲用火烧死而被秀带回家来后,朱家的老小(除了传文)对求生愿望的一郎显示出怜悯和疼爱,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美德。
一场战火硝烟中铿锵的洗礼,有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厚重,不仅仅是平民的史诗。而是时代呼唤的精神。应该说《闯关东》是一部有着民族情感的大戏。她的绽放,是时代的需要,他的精神是振奋当今时代的精神。我们今天国民的民族精神不知道哪里去了,当今的时代不正需要呼唤这种精神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何妨真实一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