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石头”吧
作者:识微时间:2024-11-12 23:26:39热度:0
导读:先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过去,小学自然课本有一篇是《认识岩石》,课文内容是:我们常见的岩石有石灰岩、大理岩、砂岩、花岗岩、页岩等,其中页岩中的油母页岩与石油生成有关系,石灰岩是制造玻璃、水泥的原料,大
先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
过去,小学自然课本有一篇是《认识岩石》,课文内容是:我们常见的岩石有石灰岩、大理岩、砂岩、花岗岩、页岩等,其中页岩中的油母页岩与石油生成有关系,石灰岩是制造玻璃、水泥的原料,大理岩是建筑材料,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也是建筑材料。某学生说学此课时,老师讲得很认真,当天还留了家庭作业。后来期中、期末考试时还印了复习题。学生都记得滚瓜烂熟,知识肯定没问题了。可有一次,我带她出去玩,偶尔问起,她却只认识一种石灰岩。其实,我领她走的地方恰路过一个建筑垃圾场,里面有她课文中提到的除油母页岩外的所有岩石,于是,我和她每种都捡了两份(后来又找来了油母页岩),并让她把一份带给老师。这时,问她,她说:现在,这些岩石我都认识了。
那些天,我心里一直存在着一丝疑惑,我们的教育“差哪呢”?
既然老师认真讲了,学生也认真学了,孩子们为啥还不能认识自然中的岩石呢?这恐怕就涉及到我国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了。
其一、教材问题,平心而论,这节课的内容是丰富的,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也是好的本意也是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可问题在于,课文只注重了知识性,忽视了实践环节未提出把书本上的岩石与生活中的“石头”联系起来的要求,甚至连练习题也没涉及这些。
其二、教学观问题。我国沿用已久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是一种“唯书唯上”的教育。表现为教学注重“纯科学”世界、书本世界,而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方式为注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根本不关注学生的兴趣好心理特点。可以想象,在这种思维指导下,老师在课堂上肯定会把《认识岩石》一课列出纲目,逐条讲解,然后让学生按条背诵,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这时老师、学生的眼里、心里只有一个个方块字和一个个概念,而没有形象,没有生动的联想。换句话说,书本上的“岩石”根本就不是自然中实实在在的“石头”
其三、教育评价问题。多年来,我们建立起了一套与传统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教育评价系统,也相应形成了传统的教育评价观。而当教学逐渐走上素质教育改革之路时,教育评价观和评价系统却难以跟进。从而束缚了教育改革。就本课来说,这位教师这种教学方法在所在学校一定会获得好评,因为学生记住了概念,记牢了知识,在各类考试考核中都会有一个好分数,那么从传统评价观看:这是一个好老师。既然如此,她凭什么不这样教呢?如果你责问她:你的学生为什么不认识自然中的岩石呢?她也会理直气壮的反问:我能每节课都领学生去捡石头吗,学生认识了自然中的石头,就能得高分、考个好学校吗,知识不记牢,学校、家长会允许吗?
但是,按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教学必须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应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也要相应的加以改变,倡导多种素质的综合评价方法,使评价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就这节课来说,我们不妨提出个基本要求:老师自己应首先认识岩石,在教学中要把书本中的岩石和生活中的“石头”联系起来学习,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方案,即使不要求到校外采集岩石样本,每个学生找来一块石头总可以吧?作业也不妨改成实习,如几种石头实物的比较。这样,效果一定会好些。
有人会说,这个问题仅仅自然课有吧?其实不然,这样的问题在多个学科普遍存在,在小学、中学也普遍存在。因此,确实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老师啊,让学生认识真正意义上的“石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