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现在的高校、研究所有一个普遍的状况是,一些本来业务平平的所谓教授、研究员,一旦担任了行政职务,不仅可以加官进爵,连学术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好象官越大、学问也就越大。近几日胡乱翻看书刊,发现了原来的大学、
现在的高校、研究所有一个普遍的状况是,一些本来业务平平的所谓教授、研究员,一旦担任了行政职务,不仅可以加官进爵,连学术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好象官越大、学问也就越大。近几日胡乱翻看书刊,发现了原来的大学、研究所并不是这样按官位高低论定学术水平的。
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研究院,聘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无任为导师,李济为讲师,号称“国学研究院”,吴宓任研究院主任。后辈学者一般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无任称为“四大导师”,但也有人认为是“五大导师”,认为应该加上吴宓。陈平原先生在《大师的意义以及底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一文中说,“他(吴宓)自己说,学问不够,只配当主任。主任的工作,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知道教授如何做学问。这是以前清华的规矩,也是很多老大学的传统”。陈平原还认为,有人之所以将吴宓列为第五大导师,主要是受今天学界状况的影响,觉得既然吴宓是领导,肯定学问也不错。
另一个例子是何其芳。何其芳曾担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在文革前曾主持评过职称。吕微在《何其芳的传说》(《读书》2007年第5期)一文中说,那一次评职称完全是何其芳说了算,“何其芳对钱钟书说:你是一级研究员。钱钟书点点头。何其芳又对某某人说:你是二级研究员。某某人说,知道了。”何其芳给文学所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定了职称,却没有给自己定职称。他认为自己是所长,做的是行政工作,不应该再享受职称的待遇。何其芳为此成了“文学所人心目中公正与权威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