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陋体时间:2024-11-18 12:47:54热度:0
导读:关键词:李自成、艺术特色、历史真实、艺术虚构、人物形象摘要:本文以历史小说《李自成》为探讨对象,主要从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人物形象塑造这两个在历史小说创作和评论中经常涉及到的角度进行艺术特色分析
关键词:李自成、艺术特色、历史真实、艺术虚构、人物形象
摘要:本文以历史小说《李自成》为探讨对象,主要从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人物形象塑造这两个在历史小说创作和评论中经常涉及到的角度进行艺术特色分析,抓住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应该怎样相互体现、以达到和谐统一的问题展开论述,征引资料以为佐证,庶几得其要旨。论述人物形象塑造时,则侧重选取了李自成、崇祯帝这两个人物典型进行分析,初步总结出了《李自成》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或多或少引导着一个时代的历史,虽然短暂,但他留给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因而,李自成这个人物形象很值得用艺术形式将其构画出来,以期让人们充分而直观地了解李自成其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氛围,从而做到鉴古观今,更好的为现实所用,甚至于正确、全新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也是历史小说所应该坚持的方向。
但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而艺术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历史小说不可能会完全符合过去的真实存在,必须要在真实存在的基础上加入艺术的元素,因而,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是不可分家的。姚雪垠的《李自成》也不例外,“疑义相与析”,本篇文章就着重分析一下《李自成》这部历史小说在历史真实基础上所体现出的多姿多彩的艺术特色。
《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先生在开始其创作之前,必然先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距今三百多年的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历史的天空风起云涌,遗留了纷繁博杂的史料,这正是作者取之不尽的材库和用之不竭的源泉。作者在积累史料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摸索和探讨,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渐渐发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本质,从而把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夯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艺术源于生活的历史体现。
《李自成》是一部鸿篇巨制。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更要有极其浓厚的创作兴趣与热情,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而姚雪垠先生正是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历经沧桑,最终完成了这部三百万字左右的盖世之作,也遂了自己毕生的心愿。而且《李自成》第二部还获得了1982年的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而姚雪垠创作《李自成》的过程也是和茅盾先生分不开的。姚雪垠经常通过信件等方式与茅盾交流关于《李自成》的艺术创作经验,二人留下了大量的交流信笺,这也是研究这部历史的说的第一手的重要资料信息。
首先要谈的就是作者在创作《李自成》时对历史和艺术分寸上的把握。上面已经说过,作者为了更加准确、切合实际地进行创作,整合出了大量的有效资料。事实上,作者很明白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是对立统一的。他在创作过程中,以史实为据,通过想象,有时甚至是灵犀一点,对小说进行合理的虚构,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丰满、故事情节云诡波谲。这样既没有违背历史车轮行进的轨道,又能使小说具有极大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做到了艺术处理上的成功,历史小说评论家严家炎赞之为“以史实为骨架的出色虚构”(《〈李自成〉初探》)。茅盾先生在其《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这篇文章中,对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也有论述:
历史小说《李自成》基本上是根据历史事实写作的。但既然是小说,免不了有虚构;《李自成》的虚构部分,却并非主观臆造,而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合情合理的虚构。如以《潼南关大战》、《商洛壮歌》、《紫禁城内外》三个单元为例,则《潼南关大战》(原作第一卷上册)属于虚构;而《商洛壮歌》及《紫禁城内外》(原作第二卷上册及中册),则既有虚构部分,也有历史真实部分。
当然,小说中有许多既符合史实,又极富艺术魅力的章节,比如《紫禁城内外》的描写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宫廷里错综复杂的内部斗争,通过细节描写向作者勾勒出了崇祯皇帝的多重人物性格,揭露了明朝灭亡实际是祸起萧墙的原因所致,文如行云流水,亦皆合于史实、情理,但这并非就说艺术虚构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而是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恰好达到了一致,重叠在了一起,不分彼此。作者正是凭借“我爱史诗彩色多”的热情与胸怀,去进行这样一项艰难而艰巨的创作任务的。正是因为如此,《李自成》一经出版,便行销大江南北,甚至一度脱销。严家炎先生在其历史小说评论文章《〈李自成〉初探》中开篇就介绍了这种情况,文中还描写“有些‘书迷’据说还常向别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刘宗敏一个喷嚏吓死一只老虎是真的么?’‘老神仙尚炯的医术怎么没有传下来?’一部小说产生这样广泛热烈的反响,确实并不多见。”
其次,《李自成》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艺术成就。纪德君在其博士论文《明清历史小说艺术论》中谈到历史演义小说形象论时,认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是“小说艺术创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着一部小说的质量与价值。至于历史小说,往往关乎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则更是如此,相对于纯想象人物而言,也就更难塑造好,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现败笔,就有可能影响小说的整体质量。况且,《李自成》这部小说规模是如此得宏大、结构却是那么得谨严,俨然描绘出一幅“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真实画卷”(严家炎《〈李自成〉初探》),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各式各样、丰富多彩而且富于变化。往往一个人物典型既有戏剧性也有历史真实性,是艺术与真实的交织。历史小说评论家吴秀明就称赞姚雪垠手中有一管“多色调、绘声绘影的生活化的画笔”(《三百万言写史诗——读〈李自成〉前三卷》),他提出历史小说虽然以历史真实为基础,但也不能“一笔一画都死扣着历史,拘谨地局囿于写载诸史册的史实、史迹”(同上),而应该渗入现实生活化的气息。在《李自成》的创作过程中,作者把人物形象都置于鲜明可感的生活场景之中,各自个性鲜活,神姿多样,人物性格时有变化,真实可感,“显示出一种逼真酷似的时代生活实感,仿佛一个个都是从历史生活深远处向我们信步走来,甚而气息可闻,须眉毕现”(同上),实在是“把人写活了”。
姚雪垠在写《李自成》的过程中塑造了三百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