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情歌
从西宁到拉萨,这段迂回曲折的道路,是古时的唐蕃古道。这一路上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没有怡人的景色,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赴藏。历时数月抵达青海境内
从西宁到拉萨,这段迂回曲折的道路,是古时的唐蕃古道。这一路上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没有怡人的景色,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赴藏。历时数月抵达青海境内,吐蕃王松赞干布率队亲迎,自此,中国历史上最沉痛的和亲史由此划上了句号,并由此开始了最辉煌的藏汉联姻史。
文成公主的远嫁,史书上没有更详细的记载,象许许多多的被派往异地和亲的皇家女子一样,她本应该是被历史遗忘的,但在藏族的历史以及悠久的传说中,汉族女子文成公主却是神一样的人物。
传说中的文成是一个仪态端庄秀丽、雍容高雅且又睿智通灵的女子,她不但精通藏汉两个民族的文字语言,而且懂得天文、地理,有着能够起死回生的医术和各种数术的神。我们且不说传说中的文成如何的不同凡响吧。单看历史,在贞观的盛世唐朝,在和亲这一万变不离其宗的事件中,怎么会偏偏选择了文成呢?
公元635年,唐太宗为了缓解与河西地区的矛盾,将同是李氏宗亲的一名女子以公主的身份嫁给了不惑之年的武威王。尽管在此之后的若干年里边关的战事得到了缓解,但是这位李氏宗亲的女子却从此杳无音讯了,甚至没有一封家书。不知是出于对她深深热爱着的大唐国土的怨恨还是失望,亦或是受到了武威王的胁制,总之从此只闻两界传军报,不见手足递音讯。
公元640年,又一队求亲的人马从西藏拉萨出发,历经数月,到达了长安。
此时的唐太宗举棋不下,一边是边境安全,一边是亲情,惜何忍,惧何牵呢。
此时的吐蕃,是包括藏、汉、回、满、蒙古、鲜卑、土等多个民族近二十余个宗族的部落地区,由于各部落间的不和引起的分割势力频频进范大唐的领土,朝廷曾不止一次地出兵征讨,也不止一次地流血,越来越严重地激化着两个民族间的矛盾。唐太宗不是一个嗜爱战争的皇帝,他的施政策略中最好的安邦政策就是让人民生活充裕。所以一心只在建设一个盛世唐朝的皇帝,对于边境政策,他依旧是想和平解决的。和亲,无疑是这个政策中最可选的一种途径。但是有了武威王的先例,李氏的骨肉他怎么能够再次舍得呢。但和亲的事实是不容改变的,也只有再一次从李氏宗亲中选择一位女子嫁往蕃邦。
一历史上,唐高宗李渊有21位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也有29位公主,这些正统的皇室血亲,宁愿嫁给普通的官宦人家,也不愿远外嫁往异邦。一方面,皇室出于难以割舍的亲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唐朝舍不下一个泱泱大国的架子,难以屈尊将自己的骨肉送出去换取和平
所有帝王的两面性李世民一样的俱备。
和亲的消息一经传出,李氏宗亲有待字闺中女子的人家个个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使得唐太宗左右为难。
但是皇室子伺们却依然是昨日的快乐昨日的无忧。公元640年的一个夏天,一队溢光流彩的皇家车队驰上了长安街,街道两边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坐在车上的王子公主们被长安街上的盛景所吸引,个个绣帘高挽,伸头探脑,似乎喜不胜收。突然,车队停住,从香车中走下了一位丰肌洁齿,面若皓月的女子,她随着自己的堂兄长姐们一起走向了街市,也走向了她命运的一个折弯。她,就是文成。
“唐宗室女文成”,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也就无从考证这“唐宗室女文成”究竟是哪位李氏宗亲的后代,所以所有的记载都只有“唐,文成公主”。
历史,往往都是在一瞬间改变的。文成的这一面市,使得看惯了高原肤色的吐蕃使者犹如见到了仙人般的欣喜若狂。也使得唐太宗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下。遂下诏,将年仅十五岁的宗室女子册封为“文成公主”,并筹备起了远嫁的事务。
实际上这个温婉的女子只是一个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女子。因为盛世唐朝的宫中女子大多能歌善舞,诗词歌赋不亚于男儿。但文成却不然,除了女工,一个女子应俱备的功夫,其余的事情她并不掌握多少。
此时被这个历史使命选中,说不上是幸还是不幸。身为宗室的子女,她们很难有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因为她们不属于她们自己,她们是属于国家的。她们自己的幸福是跟国家的安定联在一起的。她们别无选择。
历史选择了文成。文成只能选择远行。但文成必竟是个女子,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她怎么能够愿意舍得远离自己的父母兄弟呢,又有哪个父母愿意就这样舍弃自己的儿女呢。
哭声往往是在深夜,庭院深深,夜阑人静。避开了白天猜忌的目光,躲开了白天幸灾乐祸的寒喧,文成伏在母亲的怀里,泪水涟涟。母亲的衣襟已若江南的六月,但是,母亲除了一遍遍地叮嘱再叮嘱,已无别的选择。于是,母亲从宫中为女儿选择了最伶俐的侍女,最可心的生活用具。小到针、线、姻脂、发夹、文房四宝,大到锅碗瓢盘和大批生产工具、菜种、医疗器械以及经、史、诗文、历算、医药和工艺等书籍。
文成公主的远嫁,与其说是一次政治婚姻,不如说是唐太宗借此机会有意将中原的文化传入吐番,将吐蕃的游牧民生活予以定居的方式来改变吐蕃好战的天性。
唐高宗初年,她又从内地引进蚕种,并求得酿酒、纸、墨工匠等入藏传授技艺。还教导藏族妇女丝织刺绣等。
唐太宗的一番良苦用心没有白费,文成公主也不辱使命,从此,内地与吐著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广泛。在那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藏汉通婚成了可能,吐蕃的男子穿汉服,学汉话。吐蕃的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诗》《书》的人数亦不断增多,使吐蕃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唐朝也不断地派使者前往吐番,学习养殖和马术,并与吐番互换马匹和羊只。“乌孙马”“血汗马”等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避开历史单说文成。透过传说,可以想象当时母亲出嫁女儿时的悲情。孔雀东南飞,尚且会十里一徘徊,更何况这刚刚离巢的雏燕是飞往荒凉而蛮悍的西北吐蕃呢。母亲给女儿穿上嫁衣,对镜,仔仔细细地梳理着那每一根熟悉的秀发,那么的不忍那么的心痛。
梳子一下下地从黝黑而光滑的发稍间掠过,母亲纤细而温柔的手来回地抚摸着那一根根如流水般的秀发,真的如一弘流水,再也无法回转。
嵌珠盈翠的霞冠戴上,流光溢彩的盖头顶上,女儿的脸立即隐在了一片彤红的霞光里。母亲背过身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