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开口石游
“五·一”节可休假三天,几个同事早就在商议:五一自驾去郊游。目的地是本县的一个偏远小镇,那里有一个由本村房地产开发商庄小夸捐资投建的观光景点——开口石,与我们镇相距50多公里。一向好游山玩水的我自不会
“五·一”节可休假三天,几个同事早就在商议:五一自驾去郊游。目的地是本县的一个偏远小镇,那里有一个由本村房地产开发商庄小夸捐资投建的观光景点——开口石,与我们镇相距50多公里。一向好游山玩水的我自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也想欣然同行!一是慕名观光旅游,二是与老同学见面叙旧。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在这梅雨季节,真难得遇上了个出行的好天气。5月1日,阳光明媚,早上8点,我们整装待发,结伴同行的共16人。两个来钟后我们到达上砂中学,在同学家喝了茶,稍作歇息就向景区奔发。
穿过繁华的镇区街道,从沿河公路直走,绕过村庄,不久就来到了山脚下。新建的一条小水泥公路蜿蜒在小山岭之间。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驱车盘旋前行。坡陡弯急处都设有水泥墩作为护栏,S型、Z型的路线,让人对“山路十八弯”笃信不疑,这真是个考验人们车技的地方。一路艰险,我着实地为司机捏了一把汗。同行的摩托车队倒自由灵活些,把我们“四个轮的”远远地甩在了后头。好不容易才开到了山下的停车场,弃车登临,我们徒步爬山了。
最先经过一片梅林,现在正是采收青梅的时节,树叶间还藏着果农采剩的梅子,果皮微微泛红,快成熟了。“望梅生津”,我条件反射似的忍不住随手摘下一颗来品尝。啊呀!好酸!我只咬了一口就不敢吃了。酸味是我老公的最爱,他不听我的劝告,一口气吃下了五六颗。我大笑他,“等到吃午饭的时候,你不要连豆腐都咬不动哈。”
沿途是花岗岩铺就的阶梯式小径,弯弯曲曲,据说有几千级石阶;两旁植有桂花、角花等花草,避免了野草疯长到路面;或适宜地置一两张小石凳,供游人歇脚;你若观察仔细,还会发现,在高大的树干上装有路灯,方便夜间散步的人们。主人考虑真周到啊!
我们一路说笑,拾级而上。忽觉有东西飘落在头上,抬眼一望,几棵树上开满了白花,地上已是落英缤纷。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琼花,邂逅一场洁白如玉的琼花雨,是何等福气!是何等浪漫!孩子气的我拾起像一把小伞一样的朵朵落花,在手上把玩着。
走过一段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处,一大片树林呈现在眼前。在这儿能有这么多高大、保存完好的的松树、杉树实属不多见。树下灌木、杂草丛生。置身深山密林,凉风习习,我找到了久违了的惬意,思绪随风飘到了那个遥远的故乡:春间三四月,春雨过后,谁都晓得松树林里的野蘑菇味道最鲜美,人们天麻麻亮就早起,太阳没出来之前山林里就沸腾起来了。大人、小孩,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挎上竹篮,执着镰刀,挑开荆棘,拨出一条小道仔细搜寻。在灌木丛下,在软软的松针叶下,藏着或微泛青色或纯白、或炭黑或橘黄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野生蘑菇。我很小就学会了辩认哪些蘑菇能吃、好吃,哪些蘑菇有毒、吃不得--细细长长、花花绿绿、鲜艳招眼的蘑菇是采不得的。偶见惊飞的鸟雀,我们欢呼;谁谁谁又找到一丛又多又大的蘑菇啦,我们雀跃!运气好的话,不一会儿功夫小竹筐就装不下了。快乐得像小麻雀一样,飞奔回家,吃早饭时就能吃上甜美无比的“山珍”……“妈妈,快点走”,是女儿在催促我啦,我才回过神来。捡起一根松枝,在草丛里随意挑翻着,虽然我明知这里是找不到野蘑菇的,但还是这样做了,为的只是回味记忆深处里的这份童趣,你说我傻乎?说真的,置身清幽寂静的松林,聆听阵阵松涛、窸簌虫鸣,让人心潮澎湃,我真不舍得离开这里。无奈同行的游伴早已呼啸着走远了,我可不能“掉队”咯。
越往上路越不好走,少了树荫,多了悬崖峭壁,道旁怪石嶙峋。老公带上女儿和朋友的孩子,手牵手顺着笔陡的石阶小心翼翼地攀行。烈日当空,汗流浃背,偶有一两棵榕树撑起一处阴凉,便停下来喝口水,擦擦汗。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不禁有点佩服两个勇敢可爱的小家伙。好不容易来到了半山腰,终于见到了传闻中的开口石,听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大家争相拍照留念。再往前走,见不远处有游人驻足围观,走近一看,石缝间有一小股清泉,从盘旋的石龙嘴里喷出,注入一个小水池里。喝上一口,清凉甘甜,顿觉神清气爽。胖主任说:“早知这里有天然清泉,就不用带水了。只要带上几个空罐,还能灌满山泉带回家,既省钱又省力。”因为热心的他来时为我们备了一件矿泉水,并带上山来,说是手都快提麻了。说实话,很感激他的。呵呵,我们自不会让这好水白白流掉,喝完了的空瓶子当然不会空着回家。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石壁上凿刻的观音像。石像大约高2米,立于人工凿刻出来的石洞内,可免受风雨的侵蚀、太阳的暴晒,雕刻精巧,工艺精湛。虽然不知是何方能工巧匠之佳作,人们还是纷纷对参与完成雕像的石匠和工人们竖起了大拇指。在石壁前平整的空地上,支起了供桌,供人烧香朝拜,佛光普照,香火鼎旺。
登上山顶,这里有乾峰塔、五岳亭、圆屋、短廊......雕梁画柱,花草鸟兽,栩栩如生;饰金题字,熠熠生辉,气宇轩昂!在感叹修筑山顶的这些建筑物不易之余,伫立观望,饱览山林风光:仰观苍穹,晴空如洗,白云悠悠;回望来时诸峰,满目苍翠,山花烂漫;转身俯瞰,只见山谷纵深空旷,峰林叠翠,静默无语。方圆百里的旖旎风光一览无余,高楼林立的上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尽收眼底。看群山环抱,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心胸豁然开朗。
坐在亭子里吃了点面包、水果,歇息了一会儿,看时候不早了,起身准备从另一条路下山。刚开始路陡,腿脚有些发颤,俗话说,“上山脚硬,下山脚软”,一点也没错!忙叮嘱孩子们这时切不可快步疾走,“刹不住车”就麻烦啦。
慢慢地,山势较为平缓,好象来到了另外一片天地:茂林修竹,果园青翠,菜圆碧绿。在山坡的一处水洼里,水牛母子俩自由自在地滚泥、戏水,也不知牧童去了何方玩耍。这里桃红早已谢尽,少了蜂飞蝶舞的喧闹场面,只见树上稀疏地缀着些小小的青果。夹道的绿化带郁郁葱葱,翠绿中透着嫩黄,和阳光一样耀眼。散在草丛里的不知名的野花,紫的淡雅,白的素洁,挑逗着行人的视线,淡淡的花香诱惑着我们走近它们贴脸凑鼻。
我们不时驻足留影,拈花惹草,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不觉中走到了山下。一路有我在上砂中学任教多年的同乡亲当导游,边走边聊,也得知了关于景区投资建设的一些情况。对这位造福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戈壁滩上的伊甸园:古师傅
下一篇:转瞬三十,转瞬即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