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映出的人生

警徽映出的人生

连索散文2025-02-23 06:46:47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在我国边陲西域成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作为试验的参与者,他把自豪和骄傲,伴随着蘑菇云一同升腾在蔚蓝色的天空。十四年的戈壁风沙磨练他忠心报国,顽强不息的坚强毅力。闪光的警徽映出他的人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在我国边陲西域成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作为试验的参与者,他把自豪和骄傲,伴随着蘑菇云一同升腾在蔚蓝色的天空。
十四年的戈壁风沙磨练他忠心报国,顽强不息的坚强毅力。闪光的警徽映出他的人生更加靓丽精彩。
他是白鹿塬走出的庄稼汉,他是盾牌下站直的精英,他是秦电人艰苦创业的背影……
爱秦腔神韵如梦,看世间豁达奔放,潇洒人生。
他就是健谈有乐,健步如飞,健康人生的杨生浩。
中国梦——他用自已毕生的精力渲染!
人生梦——他将老骥伏枥升华!
秦电梦——他以个人的才智实践!
回顾十四年戈壁生涯,他滔滔不绝,像手捧一串闪光的珍珠。畅想三十多年的秦电创业,他神彩飞扬,绘声绘色。展望未来,他激荡满怀……
他心里总有流不完河,燃不烬的火!
欣然而至,采访老人时,仿佛像打开丰收的粮仓。关不住地激情,像米粒呈黄发亮;扰掩不住地乐陶,胜过稻谷的芳香。
不经意间,老人胸前佩戴的毛主席像章,让我肃然起敬。一股暖流陡然激荡在胸腔……
啊,毛主席像章!久违地亲近是那样的温馨;遥远地记忆是那样的清晰;流失地岁月充满阳光!
老人的神情越发张扬,“快五十年了,我一直把毛主席像章戴在身上,不,是戴在心上”!多么质朴地语言,多么深厚地情感,多么炽热地向往。
聆听往事,像飞驰的列车隆隆作响。
丈八沟接待周总理朱老总,他放过哨站过岗;人民大厦恭迎邓小平,他端过菜送过汤;守卫城市他恪尽职守背过枪……
八一年,由略阳电厂辗转秦电,九四年十二月一日,他成为我厂首曲一指的高级政工师。
谈到秦电的保卫工作,像老太太手摇纺车吱钮钮转,扬起线扯不断……
八十年代的某日,职工雷西庆报案,“我的房间被盗了”。他立即勘察现场。卧室凌乱,东西翻遍,依据多年的办案经验,他断定无疑,这是流窜做案。迅速把控旅馆饭店,汽车火车站。厂区周边搜寻无果时,得知5公里外,有桃下火车站。赶到时,正有四个小伙贼眉鼠眼,庆悻而乐。老杨一眼瞅定,被盗之物就在眼前,只前他一个手势,如利剑出削,大喊一声,“窃贼,哪里走”。同志们随即行动,“三锤两梆子就把几个货给收拾了”。真是记忆犹新,好一个短小精彩的擒贼案。
另有一则。一个酷热难奈的夏日,水灰分场主任栗金水电话告急:“老杨,咱的14号井急需排除故障,可农垦有一小伙,无理取闹阻挡道路”。老杨赶到时,见一小伙躺在车前,好言相劝无济于事。两个小时过去了,现场再次告急,防碍公务执法,铐了再说。小伙一看老杨来真的,赶紧回话,经与对方领导协商,小事化了,多年来再无寻衅滋事发生。
话峰回转,像是轻舟荡起波涛,昂奋的浪花啊,一浪更比一浪高。
“六四年,当核试验的篝火在荒无人烟地戈壁滩燃起时,我自愿报名,义无反顾。埋头苦干十四年,妻子随我远去,毫无怨言。所以我这一生,对房子,帽子[官帽]车子和票子看的淡,唯有对娘子才是相濡以沫的呼唤”……
谈笑风生,为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搭起了桥扯上了线。
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秦电,热爱生活。在岗再苦再累,甘愿奉献,退休之后乐于交友,酷爱锻炼,扬鞭催马,清山绿水都蹬遍。
“心态宽阔,知足常乐,无比珍惜幸福生活。以乐感染人,以情激励人,夕阳无限美,我是最快乐的人”。
“如今我走路匆匆,说话嗡嗡,倒头便睡,做人清清”。
呵呵,好一位妙趣横生,乐观向上精神矍烁的老人!
这是一种声音,比琴弦更动听迷人,这一种色彩,比画面更丰富传神。
他心里总有一颗永不褪色的警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