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烟霞山

感悟烟霞山

市政散文2025-01-26 21:05:25
很早以前听一位居士说,万源曾家乡的烟霞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是参悟和拜谒玉清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好地方。当地的“覃大仙”,也神灵通达,所以来自省内省外、四面八方朝圣的香客络绎不绝。农历6月18日,我带着
很早以前听一位居士说,万源曾家乡的烟霞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是参悟和拜谒玉清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好地方。当地的“覃大仙”,也神灵通达,所以来自省内省外、四面八方朝圣的香客络绎不绝。农历6月18日,我带着美好的愿望,走进了烟霞山。没有想到烟霞山的青山绿水,在辽阔的大地上连绵起伏着,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完全是“江山如此多娇”。一眼望去是绿油油的农田,加上旁边的绿树,不同层次的绿,或深或浅,互相辉映,恰到好处。再往前走,景色一变,是澄黄澄黄的土地,又有一抹绿色的草丛嵌入其间,刹那间我们明白,这个地方是以绿的颜色取胜的。在巨宏升书记的具体陪同下,我参观了“川东第一藤——红刺藤”、“古柏四兄弟”和“神仙石”。“神仙石”很是神奇,一个人去摇晃它,它很配合你用力的大小而晃动,如果人多想去戏谑地摇晃它,它会巍然不动,看你使什么花招都昂然挺立,冷傲于山石与灌木丛中。我搞不懂这是什么原因,也许是烟霞山的神灵所在吧。
要说我也去过很多名胜风景区的地方,然而,每当身处人造景点抑或是开发过度的旅游景区时,都会感到疲惫与厌倦;所以当偶然拾得一处“人迹罕至”,几乎还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时,自然会惊呼其为“世外桃源”。烟霞山它那种原始的纯朴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不能完全用美去赞美它,而应该用心去悟它为人所提供的生存空间。山上的农家小院,很有特色,搭建的方位和构造的形式,是很有风水内涵文化的。小院不大,几乎全是四合院。看上去,就让你心仪。我下榻在农家四合院里,吃着农家山里小菜饭,香且不说,周围的环境,可以把自己置身其外,又融入其中,来到这样的地方,此时此景,我真的好像融入到了这令人物我两忘的“世外桃源”。
吃过晚饭,夜幕降临了,我和还有莫名而来的人在小院坝坝里闲聊,我们仰望头上的星星,看着天边的月亮,有几个人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了:“月亮在白云般的云朵里穿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在与巨书记的交谈中,得知他是教师出生,当过罗文区工委书记,喜欢文字,这我很欣慰,因为我们都有喜欢文字的共同情结。他心中的曾家乡很美,他的儿女们多次劝他到城里与他们一起生活,他都没有接受儿女们的请求,离开过曾家乡。他说,他在烟霞山过得很自在,他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很喜欢,甚至山里的松涛声,都会让他有很多的感悟。是的,当林涛波浪起伏时,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金戈铁蹄、千军万马;当天籁浩瀚洪亮时,你会感悟到佛法梵音的存在,他们会让你心不浮气不躁,与星空自然和谐地对话,享受自然的宁静与梵音的空灵。
我问他山上的烟霞寺有什么菩萨,他说,主要是观世音菩萨。"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慈悲即观音。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在国际上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菩萨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在智、悲、行、愿之中,观音菩萨在娑婆人间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希冀。
他还给我说,观世音菩萨,无论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业,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爱护众生,作无限度、无止境的救济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与乐。所以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志愿,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德性,慈悲,亦是观音菩萨的特殊功德。观音菩萨,由于无限慈悲的驱使,曾经救拔无边众生的苦恼,成就无量众生的道业。观音信仰在民间历久不衰,许多并未能深入了解佛法三昧的普通人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其实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希望和追求,也是国人心灵深处对大士慈航普度的伟大精神的信仰和希翼。于是我带着十分敬仰观音菩萨的心情,夜色苍茫中,走进烟霞寺,等候凌晨的到来,拜佛烧子时香。在烧香拜佛中,我听到寺里大师木鱼的敲击声和念咒声,我瞬即肃穆起来了,感觉到了佛法,在沐浴了佛法的梵音后,好像自己也在红尘中涅槃了。转过身一看,身后的香客牵起线线的,络绎不绝。香客的虔诚,使烟霞寺香火兴旺,佛光普照。听巨书记说,现在是农历6月19日了,观音菩萨的成道日,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会有一万多人的。
看来我与佛有缘,感受到了这么盛大的观音庙会;再细一想,我与巨书记更有缘,不是他把我慢慢引领上山,我怎么沐浴得到佛法梵音呢?心灵怎么能够在梵音中净化呢?后来才知道,巨书记是烟霞山默默的守山人,山里人像敬“覃大仙”一样,敬重他。在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和疑惑,冥冥中到底有没有神灵存在?可是,只要你置身烟霞山,看到的参天大树,有的古树甚至上千年了,再环视群山绵绵,天高地厚,绿波荡漾,一片仙气,这一切都是生命鲜活的见证啊,我好像也没有理由怀疑神灵的存在一样!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烟霞山上,看到了自然的美和山人的纯朴好客,或多或少沐浴了佛法的梵音,心灵得到了一定的净化,其实,这就够了!人得到佛的启示,一心向善,阿弥托福。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够一心向善,阿弥托福,难道人类社会还会不和谐与美好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