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心的《桃花依旧笑春风》](/static/assets/images/nopic.gif)
赏秋心的《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出身书香门第,性情温良,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唐贞观十二年考中进士。大笔之年,父母打发进京科考。——题记文字的开头,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作着,其实对于崔护,大家都很
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出身书香门第,性情温良,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唐贞观十二年考中进士。大笔之年,父母打发进京科考。——题记
文字的开头,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作着,其实对于崔护,大家都很熟悉,他的《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让很多人为之动情,为之赞叹,为之感叹!
三月,在这个青山滴翠,竹影婆娑,杨柳春风,燕语呢喃的季节里,崔护在一个草芥竹板做墙,院落整齐无比,小屋绣户楹联的地方讨水喝,在他想像中,主人应该是一个白发老婆婆或者老爷爷,但令他出乎意外的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小女子,只见这个女孩面若桃花,眸似秋水,情飒飒,玉树临风,娇滴滴,欲语还羞,这样如水晶般的女子,也让故事转入了主题。
绛娘看见崔护的一瞬间,变坠入了爱情之河,他们的故事浅浅淡淡的进行,但其间的那种心动,爱恋的感觉却是深刻的如三月的桃花般绚烂多彩。
秋心姐在对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描写上,用了很多美妙的词,比如“崔护不仅脱口赞叹,好诗,好画!”“崔护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急忙接过茶盏,饱饮一回。似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绛娘早看出崔护心意,顿觉心意慌乱”。这些都给文章增添了生动的画面。
品读秋心姐的文字,总让人跟着她的意境去行走,从崔护和绛娘的相恋,到崔护的离开,作着用了真切的语言表达了“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惯穿了整个故事的情节。
因为崔护的离开,绛娘生病了,她的父亲给她找大夫,怎奈,绛娘得的相思病怎么能医好呢?在万般无奈之下,父亲才去了城南找崔护,这才有了“去年今日此门中”的开头。
当崔护看到绛娘的一刹那,两个人真可谓是望眼欲穿呀,作者用很率真的语言写出了崔护和绛娘的真情表白,而且语言运用了各种的比喻和感人的对话。
自打你走后,我女儿日夜思念成疾。茶饭不思,看了多少大夫都无济于事,前几日我带他去姑姑家小住几日,不料回来就看见了你的题诗。我女儿傻等苦熬一年了,没想到人刚走你就来了,她当时悔恨交加,气郁在胸,昏厥过去。至今三魂悠悠,五魄荡荡,有出气没有进气,怕是性命难保了。
崔护不听则已,一听此话,如五雷轰顶,忽地一下站了起来,哇呀呀呀……我的苍天呀,世间怎么会有这等女子,集美貌痴情于一身,怎不叫人心痛,赶快备马,我要去城南庄探病。
绛娘微闭桃花二目,神思早已飞向蓝天,渺渺间,她看见一片白云,在似火的桃花林里穿行。她急忙在后面紧追不舍,前面的白云变成了一个潇洒少年。仔细看来,这不是去年进屋喝茶的少年么?风停了,少年站住了,绛娘扑了过去,可是,原来是一阵清风,她摔倒了。
绛娘,绛娘……你怎么了?醒醒……醒醒……看看我是谁呀?
崔护哭声大恸,泪流如雨。惊动了昏迷中的绛娘,她隐隐约约觉得有人在喊他的名字,急忙停住脚步,仔细听着,原来,真的是这生死冤家来了。她慢慢睁开双目,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就坐在床边。
绛娘,快看看,是我来了,我来看你了。
我的天呀,你终于醒来了。你可坑死我了,你可罢了我了,
绛娘把头依偎在崔护胸膛,轻轻的问,你还走么?
当然要走哇,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记住,傻丫头,我会来娶你的。
看着这样优美的故事,倾听一段感人肺腑的语言,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这就是作者给人带来的情感流露。当最后一句“几个月以后,岭南节度使崔护自己骑马,八人大轿抬着绛娘的幸福,绛娘的喜怒哀乐,走出了那片神奇的桃花林。”道出了桃花林的故事的结束,同时也为崔护和绛娘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画了尾号。
秋心姐的诗写的巧妙而又真情,她的小说也写的栩栩如生,在文学的海洋里,秋心姐一定会自由自在的飞翔,相信她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的文字风格的。
秋心姐,祝福你!希望你永远快乐!永远快乐的写文字!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