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

苏绣

龙楯散文2025-01-26 21:43:25
我认识苏州,是从认识苏绣开始的。小时候,我喜欢画画,家里墙上、柜子上和邻居家里都有我的“作品”。那时候,乡下时兴绣花,母亲和姐姐空闲时总在绣花,所以,我放学回到家里,帮她们描花样当仁不让地成了我的事。
我认识苏州,是从认识苏绣开始的。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家里墙上、柜子上和邻居家里都有我的“作品”。那时候,乡下时兴绣花,母亲和姐姐空闲时总在绣花,所以,我放学回到家里,帮她们描花样当仁不让地成了我的事。我也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花啊鸟啊小动物儿,总盼望着长大以后也能枕着那些描龙绣凤的枕头儿做美梦。上中学时,我学美术,老师带我们看画展,我被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惊呆了,足足在它面前傻了半钟头,那是我第一次与苏绣面对面,我仿佛看到草在摇、水在流、树叶在摆动、鸟儿在振翅,天下竟有这么精致的绣品!一切都那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于是后来,我就格外关注苏绣了,只要有看苏绣的机会我一定去。慢慢地,也知道了苏绣有单面绣、双面绣、平绣、乱针绣、缂丝等多个品种和技法,工艺复杂,用线讲究,需要特别的细致和耐心。绣娘们要将每根丝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几乎细如蚕丝,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才能绣出树木葱茏的层次、水流潺潺的闪动、人物细腻的雪肌、眼睛炯炯的灵气以及国画水墨氤氲的气氛、油画般的肌理和光影。为了保证对画作还原的真实性与精细度,绣娘们均须在自然光线下,即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左右来工作。一幅100?00厘米的绣品,一个人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绣成。如同画家作画一样,这样的创作也必须保有持续的激情和热心,才能保证作品的风格浑然一体呢。
我常常想,那是怎样美丽的女子、怎样聪慧的头脑、怎样灵巧的双手、怎样明亮的眼睛,才能制作出这样的锦绣啊?!于是,到江南,总想从迎面走来的女子中,分辨出谁是整天坐在绣绷前的绣娘来。有人告诉我,其实这一点是很容易区分的,端详她们的手,飞舞绣针的手指一定是柔柔细细的,那种纤巧,就只有属于绣娘了。记得一部专题片曾这样说:绣娘的手指,是直接与心灵相连的,不需要眼睛,它就能够把每一根若有若无的丝线,穿织成她心里想要的色彩和图案。我们只有理解了手指和心灵,才能理解刺绣作品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不注意绣娘的手指,虽然此刻它不在拈针引线,飞动如蝶,但她纤纤的手指,依然无比生动、无比优美、无比引人入胜和引人遐想。听不懂吴方言的外乡人,只要看一看苏州刺绣,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吴侬软语和江南女子。
到苏州看最好的苏绣,要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可买苏绣,这里的精品的确有点太贵了,镇湖镇的苏绣一条街,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比较实惠的。
我通过苏绣认识了苏州,走近了苏州,也通过苏绣的美学会了体验苏州的美,学会了解读苏州的美。苏州的美和苏绣的美是相通的,那就是:精致、精美和精湛!
苏州的精致、精美和精湛,首先体现在园林建筑上。苏州的园林建筑,真的是中国经典园林的范本。但它的经典性,是建立在自己地域和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特的美。这种美,和北京的或者杭州的就大不相同了。杭州是以西湖文化为轴心,西湖边上又有山,园林建筑只是雪乳玉腕丰姿绰约的西子的一颗美人痣,只是点缀西湖巨幅画卷的恰到好处的一画笔,与湖光山色互为观照、呼应和映衬,它的特点是旖旎。北京是以帝王文化为轴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占多少地面都行。挖地为湖,垒土为山,花多少财力皆可。于是,园林建筑便取杭州之湖,取苏州之园,尽天下美景熔一炉为我所用,从大处着眼,在小处着笔,它的特点是恢宏。而苏州园林,大多是私人住宅,私家园林,面积不能无限大,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地盘里脍不厌细食不厌精,甚至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挖池为湖,叠石为山,修亭造榭,养鱼种荷,曲径回廊为远,植竹育林为幽,着眼于移步换景,着意于精雕细琢,使每一个细节都臻于精美甚至完美。且又因苏州地处平原,只有平远之构图,于是,苏州人就及其聪明的通河为路,引水为巷,造桥为门,迂回婉转,曲径通幽,使平远的构图里有了深远的意味。然后,再垒石登高,造塔远望,凭空又多出了个高远的层次。凡此种种,惟有用精湛二字评价方才贴切。以至于我们今天看到的苏州,大到拙政园,小到耦园,都极得园林文化之精髓,甚至于任意一家小小的民俗旅馆抑或普通民居,都不因其小而不注重营造园林气氛,几米见方的庭院,也修竹掩映,池水捧荷,太湖石玲珑剔透,一条尺余宽的小径,也青石或鹅卵石铺就,弯曲有致,风雅清幽。所以,我们到苏州,是要住民俗宾馆或民居的,否则,你怎么能体会到“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韵味呢?
苏州的精致、精美和精湛,还体现在风土人情上。苏州人聪明、灵慧、从容、内敛,性格温和而通融,有一种深藏不露的丰富和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说起苏州,你不会不想起2500年的苏州小巷,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和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苏州的小巷里,你随便走进哪家,老屋的年龄大都有百年或数百年,那精细的砖雕门楼,那精美的镂空花窗,那饱经沧桑的古树,那被磨出深深绳槽的石井,那墙头上弥漫下来的老藤,都在向你讲述着苏州人温馨殷实的生活和精致丰满的岁月。在苏州的小巷口,挂着小巷的巷名,蒹葭巷、莲子巷、花萼里、桃花坞……,这些充满着诗情画意和千年书香的巷名,仿佛是古典诗词的词牌,都会让你把这里和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和水墨丹青,和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联系起来。说起苏州,你不会不想起唐伯虎、冯梦龙、张旭、孙过庭、苏舜钦、范仲淹、顾炎武……你不会不想起《枫桥夜泊》和寒山寺,你不会不想起评弹和昆曲,你不会不想起杜丽娘和《牡丹亭》。可以说,如果你读不懂唐诗宋词,看不懂水墨丹青,参不透评弹、昆曲的神韵和美妙,你就读不懂苏州园林和苏州。说起苏州,你不会不想起粉墙黛瓦,吴侬软语,你不会不想起“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到苏州,蹬三轮车的车夫都会告诉你:来苏州,一看园林,二看苏绣,三看丫头,四看虎丘。要说看美女,你最好要去观前街,因为景点的大多都是旅游的外地人。的确,苏州的美女是很美的,不仅仅苏州的女子具有江南女子的温柔与风韵,就是男人,也是特别文明、耐心、细致和热情。记得有一次和两位同事从南京去苏州,到那里已经晚上8点多了,接站的同志很热情地一路给我们讲解苏州的夜景特色,吃过晚餐安排住处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