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婵娟共

千里婵娟共

曝背散文2025-02-10 06:12:31
又是一轮中秋月,又是一度菊花开,叶生叶落,聚合离散,竟又是一年。看着碟中月饼,愣愣的有些出神,恍然间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人有句很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又是一轮中秋月,又是一度菊花开,叶生叶落,聚合离散,竟又是一年。看着碟中月饼,愣愣的有些出神,恍然间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人有句很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是一个容易使人惆怅.令人忧郁的季节,那些匿迹于岁月中的乡愁,如落叶般缓缓的扣开心扉,于是月就成了人们愁绪的寄托,所以中秋节——中国传统的团圆节,在此时就愈显突出。当然,也有人认为纯的花明柳媚太过芬芳,夏的荷花十里太过绮丽,冬的北风卷地太深壮美,而独爱那林木如洗.山峦如缕的清秋佳景。但真正吸引人的却是中秋月圆的美好寓意。
中秋无酒,可想坐畅谈;中秋无菊,可临墨勾染;中秋无月饼,却是唐突了佳节。古人最喜于中秋月下搬来供桌,桌上摆满瓜果贡品,然后扶老携幼,于菊花庭院赏月,吟诗作对,别有一番风味。回首见一家团圆,其乐融融,月光倾洒下,竟胜似仙境。供桌上的月饼圆似明月,寓意团团圆圆,正如这家中和乐一般。而远行的游子,便在月下摆上月饼,手持清樽,对月吟叹,凝眉思亲。
杜甫诗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亦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青莲更是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已成为人们心中所祈盼的原乡,那万丈清辉化为缕缕丝,荡于天地间,抚慰离人惆怅。中秋月圆,引无数风流才子为之痴狂,挥毫泼墨,留下名篇无数,为后世瞻仰。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百花向晚,唯有满地黄花,璀璨绚丽。于高台上迎风而动者,极尽高贵典雅,竟似帝王花一般让人不禁顶礼膜拜。那一瞬间我才知道,原来句话也可以如此令人震撼。但对我而言,我更喜欢白菊花的清雅纯洁,一如中秋月华,散出淡淡光晕,如持灯的古典女子,映照家人笑颜。其实,菊贵是为月圆,中秋赏菊为怡情,亦是为增添合家欢笑。
如今的中秋佳节少了古人的诗词风雅,却也多了时代的节日气氛。且不说舞台表演众生同乐,尚不论商品玩具层出不穷,仅中秋月饼就花样百出。单位有一样内容是不变的,就是合家团圆。
依稀记得又是奶奶的笑容,那样满足.幸福。奶奶说,中秋月圆了。然后笑得更加灿烂。我不懂奶奶为何如此开心,总是不适宜的爬上奶奶的双膝,吵嚷着要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里,嫦娥是误吞了灵药,因此后羿于中秋月下供月饼.侯嫦娥便成了唯美的爱情期待。后来读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晴空夜夜心”时,我才知道,原来奶奶竟骗了我这么多年,但心里却终究明白了奶奶当时的微笑,那是一种对中秋的美好祝愿,也是一个老人对天伦之乐.亦、合家团圆的眷恋。
如今的我,已不复幼时的顽皮,再也不会向家人追问吴刚为何伐桂.月兔为谁捣药之类的问题,却也终究懂得了离人愁绪,知道了亲人相聚的不易。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此也就格外珍惜这中秋团圆.共赏佳节的日子。看着红枫似火的庭院,一如此时家人相聚的热情,一时间竟忍不住泪流满面。
中秋佳节团圆夜。月朗清华下,对月流珠的鲛人,是否亦在祈盼家人的归来?月中孤寂的绝美女子,是否仍在广寒宫中望着月饼兴叹?又或许她们都在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