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拐角的时光

度量拐角的时光

魔君散文2025-02-06 13:14:42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遇上了命运的拐点。于是,在暑假期间,帮家里忙完了农活,一身黝黑,带上课本,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大哥工作的城市游玩散心。尽兴玩了几天后,大嫂见我无所事事,想给我找一份活来干。通过隔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遇上了命运的拐点。于是,在暑假期间,帮家里忙完了农活,一身黝黑,带上课本,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大哥工作的城市游玩散心。尽兴玩了几天后,大嫂见我无所事事,想给我找一份活来干。通过隔壁的熟人,联系到了一家工厂,问我愿不愿意去。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一天下午,我在一个叫四凤的大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柳石路的糖果一厂。
工厂进进出出的大都是女工。第二天,我与新招的女工一起坐厂车到市防疫站做了体检,办理了健康证。这样,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包糖女工。
上班了,坐上电梯,来到一个很大的包糖车间,看到不少的工作台面排成排,每个台面五、六个女工围坐着,等着工人把装满糖块的大托盘端来倒到镫亮的桌面上,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把手臂伸长,把糖粒往自己的面前拢成一小堆,手法娴熟地包。大家很少说话,低着头,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包糖上。包糖挣得是计件钱。包好的糖放在大塑料袋或纸盒里,在下班前逐个过秤,按斤两记数。包得多就挣得多,有些女工为了挣得更多的钱,上了两班倒的工。
我初来乍到,看着带着热度和香气的糖果放在面前时,颇感好奇,总是忍不住要品尝一下。可时间长了,就失去了新鲜感,看着这么多糖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包多挣钱。看着同事手脚麻利地包着糖粒,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盒,我满眼羡慕。一开始,四凤姐姐耐心教我包糖的手法,我开始笨手笨脚地包,扭扭捏捏半天才能包上一颗,很费劲。第一个星期,基本就是在练手法。由慢到快,娴熟的手法和快速不断的重复动作,一粒粒糖果通过灵巧的双手穿上了一件件漂亮的糖衣。当看到一排排一层层的糖果摆满糖盒时,有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渐渐地,我竟然喜欢上了这种带有机械性的手工作业。
包的糖果有水果硬糖、奶糖、酥糖、软糖,除了水果硬糖,其它包法大同小异,奶糖、酥糖、软糖,里面要加一层米纸,速度就慢些,而且米纸又薄又滑,不好上手,有时一拿会粘连好几张,很不顺手。不过,包装费时的糖果,包装价格也就相对高些,即便较费时,大家却也乐意去做。
有时候,出糖不多时,收入就会减少。每逢上中班,中途休息时,正好是晚饭时间,我会掐着手指头,算一算,当天的收入是否够一碗螺蛳粉。每当这时候,我会象征性走出厂门口,在一排溜的饮食店前徘徊一会儿,就又空着肚皮回到车间,靠在窗前,拿出随身携带的书本温习。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甜蜜又略带着酸涩。这些靠包糖女工一片一片、一粒一粒地用手工包裹起来的糖果,看起来是如此甜美,可与我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相差甚远。
下班回到家,大嫂最喜欢问我:今天可以包几盒了?每次我报上数,大嫂总会说:没关系,慢慢会包得快的。 
工作是三班倒。由于没有交通工具,我只能步行上班。每天,我得提前一个半小时,从车辆厂宿舍区步行至柳石路的糖果厂。
偶尔也会奢侈一下,趁兜里有几个硬币时,我会坐几站公交车,到火车站下车,走经飞鹅路,再穿过谷埠路,拐往柳石路的糖果厂。路上那些美丽的风景至今铭记在心。
每次下晚班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了。大哥会骑着自行车来到厂门口接我。一路上,大哥喜欢跟我谈起小时候的事。儿时的往事经大哥谈起顿觉倍加温馨和有趣,解除了我的疲惫,温暖着我那颗迷茫的心。
这样的日子,忙碌而又清苦,幸有大哥大嫂的照应,在外打工的我也是开心快乐的。
不久,我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我收到了三哥的来信,离开了工厂,回乡应试,两个月的包糖生活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到了年底,幸运之神光顾了我,我参加了工作。 
时间是公平的,也是宽容的,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刻含义。一晃二十八年过去了,我举家迁居柳州也已有十七年。如今,每每我到糖果一厂斜对面的超市购物或散步经过时,心底总会泛起莫名的情愫,有想再次进去看看个究竟的冲动。
韶光易逝,往事难忘。重温拐角的时光,生出颇多感慨。我不禁翻开旧时日记,看到了日记的扉页上,当年为了勉励自己而摘抄的普希金的著名诗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沮丧,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