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妈,再受我一次吧
一老伴儿死的早,为了不让儿女们不比旁人生活的差,王老太一把鼻涕一把泪受尽了千般苦、万般罪。几十年,一晃而过,儿女们也都成了家立了业,当上了外公、爷爷,姥姥、奶奶,王老太也总算该熬出了头,享享清福了吧。
一老伴儿死的早,为了不让儿女们不比旁人生活的差,王老太一把鼻涕一把泪受尽了千般苦、万般罪。几十年,一晃而过,儿女们也都成了家立了业,当上了外公、爷爷,姥姥、奶奶,王老太也总算该熬出了头,享享清福了吧。
几年前,老人一直和最小的三儿子家在一块生活。但人老了,积劳成疾,身上的的毛病慢慢的多了起来,老人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吃个药,打个针在所难免。小儿子遂心生哀怨,找到老大说:娘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娘,就光生了我没生你们,活一天赖我一天啊。
老大也满肚是火,振振有有词:光看这几年了?娘没给你少出力,做饭洗锅,缝缝补补、把孩子给你看大了,你利索了,娘倒成了累赘,早几年你咋没意见呢?
老二的情绪也不小,理正词严:二幺杠,受稀惶,好事论不上我,现在来找我的麻烦,我上那评理去。
经过村委和三兄弟的多次调解,勉强达成协议:弟兄仨轮流养活老人,每家一年,供其吃穿、取暖,如有大病,三家平摊费用。
年前,考虑到老人的生活情况,经村委研究特救济老人一袋面粉。没成想,这袋面粉倒成了惹祸的根苗。原由是老人不愿要这袋价值63元的面粉,非要让我们给她兑换成50元钱。
老二家的媳妇说:她奶奶,就是有偏心。到年根了,人家知道在咱们家不吃几天了,还要把面粉兑成现钱,给老三带过去。
老三家的媳妇听说后回应:她奶奶那人,心大了。想自己攒个零花钱罢了,和我在一个锅的时候,我也没亏待过她呀,这不是明着败我们的兴吗?
老大家的意见最大:轮到你们那儿了,都有意见。她奶奶在我们家时,大队连根鸡毛也没给我们,我们也没争谁的理啊。
老大和老二家一起反驳:就你孝顺,你是个什么人,我们还不抖漏你那个臭底子,自己倒好意思说……
二
相信为人父母者十有八九都有过架搂孩子的经历。所谓架搂就是宠孩子,为了让孩子高兴,让孩子分开双腿后,高高骑在自己的脖子上。骑者悠哉悠哉,高兴了手舞足蹈,把负者的脑袋做鼓擂;负者心甘情愿,捏腔拿调,给骑者伴奏打点。
婚前,看到朋友们幸福地遭罪,我总妨不住要说上那么一两句:“这大的孩子了,让他下来自己跑吧,惯坏了……”
“小孩嘛,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唉、唉、唉、尿了,尿了。”
负者神色不慌:“尿就尿吧,没事的”。
事后,负者解释说:小孩尿时,很容易闪着的。要是当时就赶快把他从头上抱下来,孩子以后再尿尿的话会有小小的后遗症——尿时有胀痛感。
那一刻,我真的为为人父母者所特有的包容、深厚、无私、博大的情感所深深折服。
也相信,所有为父母或未为父母者都有过被负者娇惯的骄傲。但时间会冲淡一切的一切,这感人至深的一幕究竟能有几人记起?
在一次,调解不赡养老人的家庭矛盾时,老人的儿子耿耿有词:不养活他,他给谁闹了个甚了,不养活他?趁不住。
“时代有所不同,一个人一个能力。他生了你,养了你,给你娶妻生子,这本身就不容易。你还要叫他给你闹个甚了。”
“看看他,看看人家那的老的,看看我给我的孩子闹的。那谁没给孩子娶妻生子,又不是他一个人做了个稀罕,有多大功劳哩还?”
“你闹的有多少,在村上也只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你有钱的人多了。房檐水照圪道儿流哩,你就不怕你老了,孩子也不养活你?”
“那,我倒想好了。我老俩老了,他想养活就养活,不养活算了。圪挤了那眼(死了),他要不嫌败兴,愿意怎怎能吧,狼拖了,狗拽了,也就是那回事吧。”
稍倾,他又说:人啊,也就是瞎活呗。都是个这,活一天受一天吧。
我真的无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在时光的角落里行走(3)
下一篇:走进青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