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喝白开水
作者:噎饥时间:2024-11-26 08:57:55热度:0
导读:“人好水也甜”,这是家乡的一句俗语。是啊,只要是竭诚相待,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酒佳肴,就是拿白开水来招持客人,我想客人也是相当满足的。其实,我家乡的泉水真的是好甜。家乡名叫发香涧,起源于山涧深处的泉水
“人好水也甜”,这是家乡的一句俗语。是啊,只要是竭诚相待,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酒佳肴,就是拿白开水来招持客人,我想客人也是相当满足的。其实,我家乡的泉水真的是好甜。
家乡名叫发香涧,起源于山涧深处的泉水,顺流而下,村民们就以此作为饮用水,说不清几世几代,应该很有历史了。小时候,歇礼拜,总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或砍柴,或刨树桩,收工时,总会是沉甸甸的一担。这对于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半大男孩而言,也是件十分艰难的事。往往是走不了几百步就会停下来歇歇脚,因劳累而喉头冒青烟的现象是常有的事。这时候,路边的溪水就是我们的救星,俯下身,用双手掬起一泓清泉,赶忙吮吸下去,甜滋的,从口里渗进喉头,再流进胃里,凉飕飕、甜央央,不亚于瑶台玉液;喝下它,劲力倍增,又可挑上担子,踏上归途。家乡泉水的甜,非蜂蜜可比,更不是蔗糖可及。
后来,参加工作了,不能每个礼拜上山砍柴,但责任田的任务必须完成。那时候,我们家里承包了七亩农田,每年的春耕秋收、夏收夏种,是一定要回家乡的。耕田耙地,我不大熟悉;栽田脱谷,是拿手好戏。尤其是农历六月炎天,太阳象火球一样蒸炙着大地,你就是不做事在太阳底下晒晒,也会让你胸闷气短;何况还要脱谷,踩着轰隆隆的脱粒机,担着一担不少于一百三四十斤重的谷子,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渍,可拎出水来,这时,对水的渴望可想而知。当时的家户,早晨起来就会烧一大锅开水,用面盆和茶壶装好,让担谷回家、或收工的人们饱饮一番。那时饮水,真的可称之为“牛饮”,不这样就不能弥补因大汗淋漓而散失的水份。经历了这种劳累的人喝起白开水来,总觉得特别爽快,特别甘甜。
再后来,我全家都进县城,彻底脱离了农村的甜酸苦辣,但是我的习性并没改变。大热天,虽然坐在电风扇下还觉得酷热难熬,然而,烧一壶白开水放在桌上凉快的习惯还保持着。热了,喝一杯,总觉得特别甘甜。我们家乡并不是没有茶叶,享有盛名的屏峰“谷雨凋”常常被庐山经营云雾茶的厂商收购,这是绿茶中的精品。这种茶一般由手工制作,传说茶叶在锅里炒热后,如果是由处女的手搓成,这种茶叶会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比起其他人的手搓,更比起机械的搓揉不知要强多少倍。有人可能会说,你喜欢喝白开水,是你舍不得买茶叶吧?非也,我家的冰箱里,保存着不少的“谷雨凋”,只是我不那么喜欢喝茶,白开水才是我的所爱!
说起来,有人不相信,白开水有什么好喝!我要说,这是你没经过特殊岁月的磨炼。我想起了当年“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来,如果没有上山下乡的政策,生长于大城市的青年人恐怕真的分不清小麦和韭菜了。说起文化大革命,现在的人可能是众口一词,“历史的错误”。可是我要说,你们说得太绝对了。姑且不评论文化大革命的是非,单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策略当是毛泽东主席的首创。这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试想,长期居住于城市,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道农村生活的艰苦;吃惯了山珍海味,喝多了牛奶饮料,不是纨绔子弟又是什么?我想,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否定毛泽东思想,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吃大亏的。让年轻人多经历点磨难,就是让民族多经历点锻炼,这个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有人统计过,现在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还是那批上山下乡的“知青”。是当年的白开水,当年的磨炼,让他们不仅强壮了筋骨,更坚定了意志,学会了生活,让他们在后来的人生路上大显身手,游刃有余。
于是,我对喝白开水情有独钟。清早起来,喝上一大杯温白开水,对胃有非常大的好处,好多人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喝上一口白开水,我就会想起艰难的岁月,就不会忘本。记得当年“文革”期间,会吃忆苦思甜饭,就是先吃上几块难于下咽的糠粑,再吃鲜美的大米饭。形式虽然偏激,但也不妨试试。让小青年们吃点糠粑,喝点菜粥,他们会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就是对于那些锦衣玉食的官员们,也可以尝尝,人一旦变质,就会认为高消费,甚至贪污受贿是理所当然了。喝白开水吧,它会让你记住根本,记住艰苦朴素的作风,记住滋养你生生世世的血脉!
说了这么多,口也有点渴了,喝开水去啰,朋友,你也想喝吗?来,我倒一杯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