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庚寅初秋,阴雨连连。天方晴,气温骤升,且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潮湿味和泥土气息,闷热难耐。正值周六,闲来无事,便约同事小李一起去泾河源头走走,途中,偶遇小张姐妹俩,便结伴同行。四人一路说说笑笑,甚为愉快。
庚寅初秋,阴雨连连。天方晴,气温骤升,且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潮湿味和泥土气息,闷热难耐。正值周六,闲来无事,便约同事小李一起去泾河源头走走,途中,偶遇小张姐妹俩,便结伴同行。四人一路说说笑笑,甚为愉快。一天下来,以为小南川、老龙潭、生态博物馆为最美,故作文以记之。
(一)清幽小南川
小南川是泾河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王牌旅游景区。以前也曾来过这里,原来进小南川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沙石小路可以到达小南川瀑布。现在,从小南川入口前行不足百米,便有两条分叉的路,旁边是两块岩石堆叠在一起,上面一块两个鲜红的大字:“水路”。水路一律用碎石块铺成,另一条则比较平整宽敞了,非常平整的青石板路面,则是旱路了。本来想顺着水路去探寻小南川瀑布的,可是持续降雨之后,水位暴涨,一段一段的路面已被淹没,只好放弃水路走旱路了。
路两旁是苍翠挺拔的落叶松,里面还夹杂有桦树、辽东栎以及一些不知名的乔灌木。刚才还闷热难耐,现在却异常凉爽。难怪六盘山有“春去秋来无盛夏,六月伏天仍着棉”的说法,看来一点也不夸张。走在这样的小路上顿觉心旷神怡,好像思绪也停滞了,所有的烦恼与不快都荡然无存,只愿与这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融为一体。小张姐妹俩更是欢呼雀跃,一会抬头看天,一会环顾四周,不住地感叹:“这里真好,在银川哪里能看到这么绿的山,哪里能看到这么多的树,哪里能看到这么蓝的天。”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的拿出相机把美丽的瞬间留住。虽走旱路,可是震耳欲聋的流水声一直伴我们前行。途中,不知谁竟然轻声朗诵起主席的诗句,“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小南川两边的山很高,越是前行,山谷也越窄,周围都是青山绿树,抬头仰望,天空更像是一条飘带在头顶回旋,青山则是飘带上的绿色花边,白云则是飘带上点缀的白色小花。还没看见瀑布,振耳发聩的瀑布声已经从山谷中传出,原以为瀑布就在眼前了,谁曾想还得走好长一段路程呢。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是挂在石壁上的一条白色帆布,随风起舞。瀑布的下面有一个水潭,虽不大,但却很深,瀑布落下,溅起的浪花犹如天女散花般均匀,远远地飞溅到我的头发上、眉毛上、嘴唇上,冰冰的,凉凉的,说不出的舒服,把手伸进水里,却是刺骨的凉。
大约玩了十几分钟,已经有人提议这儿太凉,不能久留。以前曾读柳老先生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难以理解,今天却有同感。怕呆的久了会着凉,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原路返回了。
(二)神秘老龙潭
老龙潭我是第一次来的,半山腰有一条废弃的小路可直达老龙潭的最上面,居高临下,路与水面深可达千米以上,更显险峻。泾河源头的水汇聚到老龙潭处,硬是把雄伟的六盘山撕开了一条口子,水流顺着山口奔腾而下,形成一个“S”型的大峡谷,峡谷两边的石头经多年河流冲刷,奇形怪状。峡谷上宽下窄呈V字型,水落处,有一水潭,便是老龙潭。水潭的上面,隐约看见一个石洞,洞口三个红色大字:水晶宫。这里或许就是当年泾河老龙居住过的地方吧。
提起老龙潭,不由得想起一个典故,那就是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的故事。相传在大唐年间,天旱三年没有下雨,大地干涸,万物枯竭,民不聊生。当时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了拯救百姓,便派得力大臣魏征找寻原因。原来是掌管行云布雨的泾河老龙故意违反天条,不给人间降雨。魏征便告上天庭,玉帝盛怒之下判泾河老龙斩立决。并由魏征做监斩官。泾河老龙得知后,便请来大唐皇帝李世民为其说情,而魏征却在梦中把泾河老龙给斩了。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依然为老龙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据说,老龙潭深不可测,与东海相连。所以这里无论天有多旱,老龙潭的水始终是不会干的。
到老龙潭时已是夕阳西下时分,峡谷里,满是太阳的光线和山里的水蒸汽凝聚成的薄薄的青雾,挡住了我远去的视线,峡谷深处到底有些什么,无法看清。
小张姐妹俩从小在都市长大,哪里见过这么雄伟的山体和峡谷,整个人都惊呆了,相互手拉着手,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偶尔向峡谷底探望一下,便迅速回头。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也有点眩晕,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三)生态博物馆
六盘山生态博物馆位于六盘山腹地植物园,外部建筑造型像是三片金色树叶错落有致的展开,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正门装修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植树节节徽标志,点明了生态博物馆的主题。博物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陈展面积1800平方米,由序厅、植物厅、动物厅、昆虫厅和成就厅五部分组成。
序厅的陈列是通过地质地貌、水系、气候、土壤、植被、植物、动物7个方面,运用电子多媒体沙盘和图版向游客介绍六盘山地区的概况。中间一个长6米,宽4米的椭圆形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貌电子沙盘,它坐落在四周用黄土围起来的基座上,寓意六盘山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植物厅的陈列采用了大型场景复制和植物、木材标本及文字图版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六盘山古代森林、现代次生植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药用植物、资源植物五个部分,用大量的实物标本结合现代高科技电子模拟翻书——《六盘山植物鉴赏》展示了六盘山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动物厅向游客展示了常年生活在六盘山区的珍贵动物。在植物厅与动物厅的连接通道,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动物图片。动物厅里,展出了在六盘山区出现的喜寒动物披毛犀的骨架和三趾马的头骨、齿骨化石,为游客了解六盘山动物历史提供了依据。墙面上用文子详细介绍了六盘山丰富的动物资源,六盘山有脊椎动物213种,其中有爬行动物4种,两栖动物5种,鸟类158种,兽类41种。
昆虫,可谓森林的精灵。昆虫厅通过“昆虫的起源”、“昆虫的形态”和“昆虫的分类”展示了生活在六盘山区的900多种昆虫资源和昆虫标本。
博物馆的第五个展厅是“成就厅”,成就厅通过“发展历程”“亲切关怀”“发展成就”“六盘群英”“旅游产业”和“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六个部分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六盘山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