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封年月间的那盏灯
翻开硬质黑色的封面,硬朗的纸张在手中翻出来嗖嗖作响,就似某个黑夜里的疾风暴雨,瞬间将一切冲刷明朗清晰,冲掉炎黄之战涿鹿战场上的血迹,刷掉秦朝兵马俑脸上的泥土,千古的一切影像似乎就在这种声音里被上演,手
翻开硬质黑色的封面,硬朗的纸张在手中翻出来嗖嗖作响,就似某个黑夜里的疾风暴雨,瞬间将一切冲刷明朗清晰,冲掉炎黄之战涿鹿战场上的血迹,刷掉秦朝兵马俑脸上的泥土,千古的一切影像似乎就在这种声音里被上演,手中书本重量就在这古老帝国的文明绝响里慢慢的加重。余秋雨先生在那个三十年前的文化灾难岁月里,潜藏进浙江的一座山里,可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在那个以中国古文化为牛鬼蛇神而日日批斗的岁月里,他却发现了一个隐秘的藏书楼,于是正如他说的“终于,我触摸到了中华大家庭的很多秘密。”在那个人们不敢阅读任何文化书籍的年代里,他却奇迹般的寻找到了那些遗失的灿烂和辉煌,这一切就像有冥冥中的安排,那些沉淀了几千年的悲欢荣辱被送到了这座山里,被尘封在这里,如同那些等待着唐玄奘的佛经,同样在等待着一个有缘人。
那些岁月里,在他脑海中萦绕的不是什么“阶级敌人”,不是什么“批左批右”,而是“华夏文明”而是“炎黄子孙”。余秋雨先生是否应该感谢那场灾难呢,因为是它将自己送进了五千年前,我是否也应该感谢那场灾难,因为是它让我在这里可以跟随着余先生的脚步看清孔子的面容,听清稷下学宫的智慧辩论,闻见李白手中酒壶里飘出的阵阵诗香,感觉金戈铁马掠过的风刮过脸庞。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从来不知道一本书可以让我对历史对文化如此膜拜,我知道了甲骨文是经历了多少坎坷才从地下走入中国文化遗产的行列,知道孔子与老子之间的君子之交,知道了墨家的兼爱和非攻,知道了司马迁的《史记》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知道唐诗是怎样走向辉煌……
他就像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说家,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他就像一个充满了艺术细胞的导演,把一出出的历史剧目呈现在我们眼前。我在这些辞藻和镜头间已深深沉醉。
那些年月曾经被尘封已久,昏暗的日月穿行期间,忽明忽暗中有一盏灯递到我的手里,我终于看清原来我的眼前是恢宏庞大的图腾,灿若星河的闪耀着。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小人小事(1):粥桶
下一篇:丢失的红领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