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好美

黄龙,好美

止禁散文2025-02-24 08:44:31
去九寨沟,不去黄龙太遗憾,去了黄龙太累。其实啊,黄龙并不像人们想象中说的那么神秘,所有景点都在两山夹谷中,地表钙华坡谷,如一条金色长龙,蜿蜒于原始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故称黄龙也。还有一说,相传远古时期
去九寨沟,不去黄龙太遗憾,去了黄龙太累。其实啊,黄龙并不像人们想象中说的那么神秘,所有景点都在两山夹谷中,地表钙华坡谷,如一条金色长龙,蜿蜒于原始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故称黄龙也。还有一说,相传远古时期,生活在岷山上游的黄龙真人曾辅佐大禹治理江、河、湖、海,后来跨白鹿至黄龙,在黄龙洞潜心修炼,“黄龙”由此得名。
黄龙景区的海拔在3500多米,进景区要翻过海拔4300米的一座山,不过坐在车上过去,也没有什么明显感觉。也许是高原,气候变化无常。我们是9月12日去黄龙,远远看到黄龙山顶上已经覆盖了白雪,阳光下高耸入云的雪山很是壮观。
上黄龙有两条路,一条是自行徒步上山,还有一条是坐索道上去,不过大多数游客选择坐索道,因为在高原爬山能量消耗大,太累了,加上高原反应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我们选择的是上行坐索道,再徒步观景下来。索道下来还要继续上行,不过都是走在木头的栈道上,如果感到高原反应不适,栈道旁边每隔一段就有免费吸氧屋,可以进去吸一下恢复体力。黄龙的精华在五彩池,也是景区最高点,海拔3500多米。无数个大大小小、相互交叠、色彩斑斓的池,在阳光下波光闪闪,层层跌落,熠熠生辉,与黄龙古寺遥相呼应,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若隐若现的岷山雪峰,犹如童话中的瑶池仙境。我读过一篇《五彩池》的文章,谁写的记不起了,就由于这篇文章,所以一直有游览黄龙五彩池的夙愿,这次总算如愿以偿,但是我无论如何感受不到作家文章中的那种神韵的美,也许只有作家的神来之笔才能描述得出超脱自然的美。
游览了五彩池,沿着“黄龙”边下行边观赏其他景点。黄龙景之美,就在于她处处是景,让你看不完,看不腻。黄龙一路向下,形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池,参差错落,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宝莲、千姿百态。巨大的水流,沿沟谷漫游,发出潺潺水声,注入梯湖彩池,穿林、越堤、滚滩。有的池中生长着松、柏等树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形似“水中盆景”。
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从山顶一路下行,钙华了的滩流犹如浊浪翻滚的大河奔腾而下,正如一位上海游人在游览时这样比喻:“黄龙好比长期烧开水的壶里面的水渍,泛黄钙化了。”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奥秘。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我们上山时阳光明媚,大家还说老天爷真帮忙,怕我们因天气原因来不了黄龙,就在五彩池下来时,突然黑云压山,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顿时黄豆大的冰雹从天而降,打在脸上痛痛的,全身冷得瑟瑟发颤。游人马上打开雨伞,有的穿起雨衣,没带雨具的只能躲进路旁的氧吧小屋,小店里,怪不得上来时导游千叮万嘱要大家必须带好雨伞。9月天,在黄龙我们遇到了雪、冰雹,感受到了几个季节。
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了几个挑山工。不过不是挑着东西而是背着东西上山。山里人个子不高,四五十岁。一个背着一捆两米多高的原木,大概有100多斤重,是景区修栈道用的,另一个背着六七个装着食品的纸板箱,叠得高高的,超过了他的头。我问了一下有多重?他说一百六七十斤。我正是肃然起敬,我们空着身子走也觉得气喘吁吁,头昏脑胀,而他们是那么的伟大,为了生活,顽强的坚持!坚持!人啊就这这样,有时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黄龙景之美,不去遗憾,去了留恋难忘。不但忘不了美景,也忘不了观景的辛苦。好多人下了索道上不去了,留下遗憾,好多人都是带了小氧吧或者吃了抗高原反应的药才上的,也有的走了一半折回来了,我虽然没有吃药,可是胀裂的头痛伴随着整个游程。所以,旅游既看景,也是对人意志的历练,人生旅途就需要这样。
(2012.10.6.)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