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的路上
作者:毛发皆竖时间:2024-11-16 21:48:36热度:0
导读:提起南京,总是有许多文化历史可以回想,前段时间看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卧薪尝胆》就惊奇的发现原来早在先秦的时候南京就是繁华地区,至于六朝古都更是妇孺皆知的了。我想每个城市该是与人一样的,若不是经历了岁月
提起南京,总是有许多文化历史可以回想,前段时间看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卧薪尝胆》就惊奇的发现原来早在先秦的时候南京就是繁华地区,至于六朝古都更是妇孺皆知的了。我想每个城市该是与人一样的,若不是经历了岁月的坎坷与自身的那种近乎悲惨壮观的经历并且依然坚强屹立着那它一定是值得称道的。南京如是,而我也正是南京这座古城的崇拜者,喜欢它浓浓的文化味道,也敬仰他的历史背景。孙中山大约也是在南京这座从古至今都能培养出人才的地方想起革命的。即使不是,那我也可以猜想,他的成功也许是与南京厚重的背景密不可分。
我喜欢把一切可能都意想一番,并不是刻板的去了解历史,那样自己的想象空间可能会受到束缚,至于想象的尺度我想这也该和一个人的人品一样的。‘凡事在思想道德’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胡思乱想的,为人有尺度,做文章我想也该是这样的。
记得在南京打工的时候是在一家大型的洗浴中心做服务生,如实的说凭我的‘小学本科’想找一个相对体面或是比较正规的工作是难如登山的。况且我的大多数工作经验都是源于类似的娱乐场所,手里能运用自如的也就是这些东西。听过朋友达罗的生活语言“既然选择不了,那就不做选择”初听的时候就钟情于这样的态度,当然不是安于现状的意思。那该是一种睿智的生活见解。想来该是这样的,既然无从选择,那么就作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岂不是乐的逍遥。总比苦大愁深的哀怨更适合好好活着的姿态,权且安慰着自己吧,听说海岩也是在酒店里的服务员,心里就多了一些自信。
其实,提到那段读书的往事,该从我懂事的时候谈起。小时候家里不很富裕,况且身边又没有几个识字的人,那时侯我自己是喜欢看小人书,也由于少见书本,往往是一本书都翻了无数遍,内容现在还是记得的。所以关于学习这方面,我如今才体会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多么的深刻与实用。也是在进入社会后,渐渐的才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那种急切的心情,也慢慢到认识到在社会里想开天辟地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知识的积累有多么重要,于是才开始奋发图强,日夜读书来充实自己,也同时解决了很多疑惑。
母亲那时候就与我说:“当初上学的时候要是这样,今天不就可以发达了,不是状元总该是可以有个铁饭碗的。”
但她没说现在学习晚了的话。学习这个问题我想是永远不晚的,好多的历史名人不都是后天塑造的吗,至于她提到‘当初’与‘现在’这个概念,我想人就是这样的吧,‘醉过知酒浓’是多么诗意的诠释呢。但是心里现在还是呼吁那些还有条件或是还在学校里的人能够珍惜机会,毕竟这是人一生的事情。
有时候我都在想,若是我真的还在校园想来也是能参加国家发展建设的,即使不能,还是能吧,毕竟是一种幻想,只是用来调整自己的心情与心态的事情,会幻想但又注重行动的人一定是快乐的懂的生活的人。
还要回到那段在南京的故事,现在我回想起以前的事情的时候都不禁要笑出来。仿佛在记忆里我的经济条件就没富裕过,一则是因为工资实在低微,二则城市的消费真的应了‘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话。况且平日里除了书本唯有酒可以解脱寂寞了,细节不算,只是吸烟喝酒以及一些日常必用品工资就捉襟见肘了。所以读书最大的限度就是在图书馆里半一张年卡,既便宜又实用,要不是遇到特别喜欢百读不厌的经典,我是从来不买回来的,大多的闲暇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消磨时日。
由于我本身对南京有着微妙的感情,对南京人也就多了一丝连锁反应,总是充满了好感,许是人的感情就是这样的惯性。大概人的生活环境真的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成长,总感觉南京这样浓重的文化下生长的人文化底蕴也该是浓烈的。那时候认识了南京朋友小龙,他与我一样对文学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也是我所认识同龄人中最能与我说话的人。每次和他聊天都能找到共鸣,那时侯喝醉了我总是借着酒劲与他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慨叹语言。
他也一样,气味相投是他最好的解释,也许人与人交往是这样的,在心灵深处总会有相同的志向,所以我们之间从来都是交情深厚。
记得那时侯有个作家说过什么: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馆的路上,后来又有人在这个基础上把这话归拢了一下。把去咖啡馆或是其他休息时候消遣的地方总结为第三地。对于这些,我的概念不深,但却也有点感触,每次若有人问我没事情的时候在那里,我一定会说在图书馆的路上。
“不如多买一些存在箱子里,方便。”小龙经常劝我。
因为从单位步行到最近的一家图书馆只单向也要20分钟,那时候我才发现,与其我承认我的虚荣心是爱面子,不如说所有人都是爱面子的。所以我总是不能洒脱的表现我因为经济拮据不买书的事情。其实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在这个社会里闯荡有时候保护自己尊严的最好武器就是偶然说点小谎。毕竟自己是要强的。
“去图书馆气氛好。况且还锻炼身体。”说完这话我竟没有脸红,许是在社会上走的多了,不但会长见识就连脸皮也是日夜加厚的。
最难忘的还是图书馆里的一个大叔,因为我读书有个习惯,喜欢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汇上画一些记号。其实对于现在读书,我还是适应不了在电脑或手机上浏览,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东西。
因为那时侯自己的形象总是邋遢,从来不修边幅,每次下班也懒得打理自己,总是面容憔悴满脸胡须,还有就是早白的头发。提到头发,我是可以想到父亲的,父亲去世的早,现今却没什么深刻的印象了。许是他的在天之灵是希望我能记住他的,所以我的头发与他一样都是少白头,而且很严重。那图书馆大叔从来都是因为我的形象与我玩笑。
起初的时候我叫他大叔。后来渐渐的熟悉了。相处就自然的多了,每次我与他打招呼他总是打趣的叫我‘小叔’,少年老成的意思。他从来都不拒绝我在书本上乱画,每次我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候,他总会亲切热情的给我准备一支铅笔然后笑着说:“来,小叔同志用这个吧。”
其实在这方面,即使我画了也是白画,带不走也拿不去,每次画的多又没记住的时候我总会在路上感觉自己有些“刻舟求剑”的况味。但不得不承认,读到拍案惊奇之时,不画的话仿佛有些对不起那些句子。另外我还必须要诚实一次,那些书本中或波浪或横线里隐藏着一个属于我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