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从厨”记

高级教师“从厨”记

待补散文2025-04-20 08:13:22
饭堂老工友退休了,谁来掌管饭堂呢?范通校长冥思苦想这个问题。学校原本超编一人,老工友退休后正好满员,现在全县上下在搞编制,如果再招一名工人,那么就得分流一名老师,与其这样,不如从老师中抽调一个来当“工
饭堂老工友退休了,谁来掌管饭堂呢?范通校长冥思苦想这个问题。学校原本超编一人,老工友退休后正好满员,现在全县上下在搞编制,如果再招一名工人,那么就得分流一名老师,与其这样,不如从老师中抽调一个来当“工友”呢?范校长觉得这办法很好,不顾其它学校领导的反对,自己拍板决定了这件事情。
在校务会议上,校长说要从老师中抽一个来做工友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老师们的一阵恐慌。说实在话,老师们的本分工作就是教学,谁愿意扔下教鞭下厨去擦锅灰呢?校长说已经定好了厨师人选,这到底是谁呢?人们“洗耳恭听”。
“下面我宣布……”校长说到这里就止住了,接着拿起茶杯子来,咂了一小口水。此时人们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害怕听到自己的名字。
“厨房师傅是——”校长提高嗓音,“张凡老师!”
“我不想做!”张老师站起来说,“因为我是高级老师。”
“你坐下来嘛,”校长不紧不慢地说,“你的厨艺好,所以才选中你的。你想想,做老师和做厨师的,不也同样为学校工作吗?张凡同志,你要以大局为重,个人服从集体,真正体现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所具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
校长说得太感人了,张老师即使有一万个理由,也不好说出来啊。他只好默然接受了。全校30个老师,其中只有3个高级教师,一个是张老师,另外两个就是正副校长。物以稀为贵,在农村学校里,高级教师算是个级别高的“名人”了。一个名人下厨做伙夫,这成为镇里轰动一时的新闻。有个家长碰到校长就问:“你真的让高级教师去管饭堂?”“胡说八道!”校长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我明确地告诉你,管饭堂的不是高级教师,而是高级厨师,高级厨师管饭堂,把你小孩喂得像肥猪一样圆噜噜的,你不高兴吗?”家长哑口无言了……
饭堂的活其实只是管学生一顿早餐而已,除此之外喂养一群猪,总的来说还是有点清闲的。但说闲话的却很多,压得张老师喘不出气来,于是,整天愁眉苦脸的。有人以为他不想做饭堂的活,就替他抱不平,暗地里给教育局写了一封揭发信,教育局就派人下来调查。
调查人员到来前十分钟,校长不知从什么途径知道了此事,他如热锅上的蚂蚁,慌得团团转。后来他稳定好情绪,找来张老师,对他说:“学校知道你管饭堂忠于职守,不辞劳苦,你这种精神是值得全校教职工学习的,为了表彰你,学校决定发给你500元奖金,以资鼓励。不过,如果上面有人下来调查,你就说你老了,跟不上教学的形势,自愿管饭堂的。此事过后,你就可以去领你的奖金了。”张老师家庭人口众多,生活压力大,校长竟然那么关心他,给他发奖金,他如何不感激涕零呢?他向校长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只差没下跪谢恩了。
张老师主动到门口去等调查人员,调查人员下车没问几分钟就走了,因为张老师说是自愿的,并且教育法规里似乎没有规定不准老师下饭堂做事这一款。“调查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过后张老师真的得到了500元奖金。他的工作积极性比以前提高了,管理饭堂水平甚至超过前任。他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不知不觉地,对他的称呼也由张老师变成了张师傅了,他也乐意接受。有一天,他教过的一个学生突然来向他请教一个数学问题,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可他讲出来时学生却听不懂,最后他不得不拿饭碗和饭桶来作教具演示了一番,学生才听得出个一二来。学生走后,他发呆足足有五分钟才回过神来。
后来学校要申请“爱国卫生学校”,其它硬件设施都过关,唯独饭堂不过关。是要荣誉还是要饭堂呢?校长一咬牙,果敢地决定:关掉饭堂。
饭堂关闭了,张凡自然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岗位。可他却念念不忘那段“从厨”生活,锅碗瓢盆总是在他面前晃动,不久他就患了一场大病,医生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症,给些补品之类的就让他回家疗养了。
请假的期限到了,张凡只好抱病去工作。不久学校获得了“爱国卫生学校”称号。荣誉一到手,学校的饭堂又重新开张了,工友自然又是张凡。张凡通只干了几天,病就好了。这真是一个奇迹呀!
张师傅在饭堂岗位上干了七年就退休了。他回家不久,旧病又复发了,到省里几家大医院治疗都不见效。再后来,张师傅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他临终前,嘴里总是喃喃着几个字:是饭桶害死了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