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别离

爱别离

晩砧散文2025-02-18 10:59:54
从新马泰度假归来已有三个月了,最初的兴奋早已如潮水般退去。只是在累了的时候偶尔会想起旅行中的风物,想起某个游伴,某件事,然后,垂眸莞尔。前两天无意间翻看那时的照片,看到了与他的合照,忽然想写点什么。主
从新马泰度假归来已有三个月了,最初的兴奋早已如潮水般退去。只是在累了的时候偶尔会想起旅行中的风物,想起某个游伴,某件事,然后,垂眸莞尔。
前两天无意间翻看那时的照片,看到了与他的合照,忽然想写点什么。主要是想回忆下这个如一本书一样的人,但也掺杂着自己的一些感慨。
他是我在泰国六天的导游,姓黄。第三代华人移民,操着一口带闽南腔的普通话,个子不高,肤色略黑,三四十岁的年纪。从他的谈吐中能感觉到他是个很博学的人,他说话的语气里带着一点点看透尘世的嘲讽,但也难掩一腔对生活的热情。他一路上给我们作了许多讲解,语言风格多变,时而简洁质朴,时而幽默诙谐,他有时会说出一些针砭时弊的黑色俏皮话来,笑过后让人觉得有些沉重;有时又会用淡淡的语气说出一些煽情的话,但很奇怪的是,他越是不施以浓墨重彩,越显出无穷尽的韵味。其实每个优秀的导游都是一个演讲家。他作为一个颇具资历,在业内很有名气的导游,更是如此。
车游泰国时我一边写游记一边对着车外的街景狂拍,虽然对他的讲解很感兴趣,但说实话真正听进去的不多,听进去又能记得住的就更少了。我这个人总是想同时干好很多事,但是我真的没有那个本事。
他的讲解总能引来车上人一阵阵唏嘘感叹或是大笑,而我由于忙着自己的事,总是搞不明白车上的人在感叹什么或是笑什么,但他讲的“人生八苦”迅速地攫住了我,他说佛家有言人生有八苦。前四苦是生老病死,后四苦是:你最想做的事总是做不了,你最珍爱的孩子往往会失去,你讨厌的人却总能碰上,而你最爱的人,你却不能和他(她)在一起。当时我就把这几句话记到了我的游记本上,但我知道,即便没有这个本子,我也一样会记住它的。这么耐人寻味的几句话,我怎么会忘了呢?
他对团里的游客都很好,几乎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我那几天刚好病了,淋巴发炎,烧得厉害,他就拿泰国的国药解毒丹给我吃;还在做按摩的时候多给了我一瓶青草油,说是可以消炎去火,他耐心地嘱咐我不要吃西瓜而要多吃番石榴,因为西瓜是上火的……
在我们结束在泰国的行程要分别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唱了首歌。他唱得很动情,是什么歌我已记不清了,但那个故事我清楚地记得。
他讲的是,有一百只青蛙在井底呆着无聊,想爬到井外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开始爬,爬了一会儿,有一只青蛙说,“外面太热啦,一点儿也不好,咱们不要爬了。”于是有二十五只青蛙停了下来。其余的青蛙继续爬。过了一会儿,又听到一只青蛙说:“外面好像真的很热啊,咱们算了吧。”于是又有二十五只青蛙停了下来。其余的青蛙有些犹豫了,但还不甘心地继续爬着。爬了一会儿,又有一只青蛙发言了:“外面就是热啊,我好像感觉到外面的热浪钻进来了。”于是,最后勉强坚持的那批青蛙也打道回府了。只有一只小青蛙坚持爬到了井口,它看到外面蓝天白云,青山绿草,非常开心。
讲到这里他问游客们:“你们知道这只坚持到最后的小青蛙,是什么蛙吗?”
“是一只聋蛙。”我应声答到。我这不假思索的反应速度连我自己都有些吃惊,我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过这个故事,但的确没有。
回答完后我继续把自己埋在座位里,看到黄先生向我投来认可的目光。他说:“对了,它是一只聋蛙,它听不到别人说的话,所以它能坚持到最后。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好了,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事后我回想起来,我想到我之所以能快速地想出答案,也许和我自身的经历有关。我从去年二月份开始,右耳持续耳鸣,从未消停过。有时候我会调侃自己是半个聋子。他讲的这只聋蛙,难道是我吗?一直这么在意别人看法的我,突然耳鸣了,这在冥冥中暗示着什么吗?我又联想到他说的人生八苦中的其中一苦,最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了。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顾虑太多,比如,我们太过在意旁人的看法?
难怪在我与他对视时,总觉得他的眼神有种洗尽铅华的透彻清亮,他一定是在拿那个故事点化我吧!
在机场分别的时候他向我们挥手致意,我忽然明白了一些事。

有的交集,虽然很短,但却可以用一生去回味;有的交集,虽然很长,但永远隔着一座山的距离。
有的感情,只需一个眼神,就可心领神会;而有的感情,虽然脸上都挂着甜甜的微笑,但彼此心里都在互相猜忌。
有的人,你和他迅速地相识又迅速地分开,快到几乎擦肩而过,虽然彼此都知道从此再也不会有任何联系了,但是你却把他当成是你的良师,你的知己。有的人,你和他相处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你们之间也不过只是路人甲和路人乙。

对了,他挥手时开玩笑地和大家说了一句话:“要分开了,人生就是有那么多的无奈,爱别离,爱别离。”
所谓“爱别离”,他曾告诉我们,就是人生八苦中的那一句,你最爱的人,你却不能和他在一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