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与人生之学问的思考
宸宸,这是爸爸所写的一篇关于对文学思考的文章。在爸爸的“写作史”上,很少有这样的“记录”。(文章写于二00七年十一月份,原名《问津人类,自身健全在何时?》,现更名为《学问的思考》。)“我们这些人,为什
宸宸,这是爸爸所写的一篇关于对文学思考的文章。在爸爸的“写作史”上,很少有这样的“记录”。(文章写于二00七年十一月份,原名《问津人类,自身健全在何时?》,现更名为《学问的思考》。)“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不难看出,余先生所说的“我们这些人”,指的是对学问有尊重,有理解,有责任,有贡献的人。按道理来说,“我们这些人”来做学问应该是很坦然,很激情,很开阔,也很快乐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会正好相反呢?问题又出现在哪里呢?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之间,古老的,现代的,西方的,东方的,国外的,国内的等等各种思潮在人们的脑子里翻江倒海。最后,人们对于是非的标准,对错的尺码,存在的与否等等的看法,都发生了本质上的改观。
确实,现在的确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单就文化产业来说,真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存在就表示合理,合理就表示价值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既然人们已经接受了这种观念,那么现在存在的文化现象就不足为奇。现在,传播文化,传播学问的渠道很多,书本,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等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按道理来说,有了现在的条件,人们应该生活得很充实,更加的快乐。但是,正好相反,人们已经被“现在的条件”,压得喘不过气来。
晚上,每每打开电视机,躺在床上,手里拿着遥控器随心所欲地按着,居然找不到自己喜欢看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一些韩剧、日剧,现在还流行了朝鲜剧。再看看国内的一些电视剧,大部分都是歌颂爱情,忏悔爱情,俊男加美女的言情大戏。看了以后,我很想笑,也很无奈,我就想,如果这个世界只有爱情,其余的一律全无的话,那将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了。我并不否认,爱情的伟大,可以说,如果没有爱情就没有亲情,就更加没有人类的存在了。但是,一味地将爱情夸大话,脱离政治,脱离经济,脱离现有的意识形态而孤立存在,又是什么意思呢?我想问一问,这样的爱情有存在的意义吗,有存在的可能吗?
和我关系很好的一个女同学,经常和我聊起有关爱情的话题。她现在已经恋爱了,但是还没有正式确定婚恋关系。她问我周末怎么打发的。我告诉她,由于工作的性质,周末一般在自己的宿舍或者是办公室里面,很少外出。她又问我,在宿舍是看电视吗?我回答她,是的。她就问我喜欢看一些什么样的电视。我告诉她,我一般不看电视剧,主要是看一些专题节目,事实新闻。她告诉我,她从来不看这些的。她几乎看的都是与现实无关的节目或者是电视剧。听她这么一说,我感到很纳闷,怎么会这样呢?她是一个比我还现实的人啊!问其原因才知道,她告诉我,现实本来就很现实了,白天面对的都是现实,到了晚上需要放松,需要调节,如果连晚上都那么紧张的话,夜里肯定会做恶梦的。再有,如果人太现实了,对未来就没有希望了。
我的这位同学在大学读的是中文系。但是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却与文学无关。进大学校门的梦想与毕业后的现实,让她清醒又清醒。她说,她很后悔读了这个专业。毕业后,什么都是从头开始。以前,她很喜欢写一些文章或诗歌,但是现在弃文从商了。人变漂亮了,变时尚了,生活更丰富了,日子过得更加地甜蜜了。我回家时,她都主动请我吃饭,但是我们的话题中已经没有了“学问”这两个字眼。
确实,这就是我眼前最真实的画面。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是的,除了真正的学者,能够接受这种“沉重的身心负担”,其余的都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去接受“沉重的身心负担”。这也就是主流文学受冷落,非主流文学受宠的症结所在。
因此,余先生又发表感叹,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说人的精神和体魄是统一的。那么我们这些现代人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吗,还会出现什么抑郁症吗,还会出现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内心深处某种情感的发泄吗?当然不会;如果深邃和青春总是统一的,那么还会出现年轻时,忏悔为人处事不沉稳而铸成的大错吗,还会在年迈之年后悔,没有珍惜大好的青春吗?当然不会;如果学识和游戏总是统一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做学问,把自己与世隔绝起来,忍受孤独和寂寞,去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心中只管圣贤书”的书呆子吗?答案都是统一的,不会!
所以说,寻求“自身健全”,才是最大的学问。与“自身健全”想对应的是“自身残缺”。我们的现代人,都是生活在“自身残缺”的意识形态里,因为“残缺”导致了各种矛盾的发生或者恶化。因此,所有有思想的人都会深思苦想——问津人类,自身健全在何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