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成长

吾家有女初成长

战动散文2025-01-09 10:20:00
女儿名字叫刘青。家人都亲昵地呼她“青青”。为她取名一个“青”字,那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之前未作思索,待她出生后,便为给她取名犯了愁。叫得响亮,老人说不利小孩成长,叫得柔婉,又显得文绉绉的,随意“芳”呀
女儿名字叫刘青。家人都亲昵地呼她“青青”。为她取名一个“青”字,那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之前未作思索,待她出生后,便为给她取名犯了愁。叫得响亮,老人说不利小孩成长,叫得柔婉,又显得文绉绉的,随意“芳”呀“英”的,感觉磁俗套。最后我对妻子说“我们抛词典吧,打开哪一页,便用哪一页读音的字,名字不外乎一个标识而已。”嘴里如是说,可心里总期盼抛出一个好字来。就这么定下后,我便在床头抛词典了。实际上,我是抛了两次的。因为我总觉得,名字作为标识之外,总还得蕴含点什么,等长大懂得些事理后,要对她有个解释。
当我抛下第二次词典后,见着了一个是“青”字。我的脑海中闪出了一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莫非天意?回想自己出于种种的原因,只读了师范就参加了工作,心中企盼的大学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仍是出于种种的限制,仍就无缘大学深造。我的梦想就寄托在女儿身上?于是,我果断决定,女儿姓刘名青,又名“胜蓝”。“胜蓝”,胜男,巾帼不让须眉,养女强过父。或者,这个名字,就是我给女儿的奋斗的方向和力量。
女儿就在我们的呵护与期盼下长大。出于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妻子迫不及待地便实施了教女儿识字和算数的计划,刚会说话的女儿竟然规规矩矩、像模像样地坐在我的课堂里,盯着黑板上她绝对不认识的粉笔字,倒也渐渐地能背出“鹅,鹅,鹅,曲颈向天歌”之类了。
待得女儿七岁时,妻子说:“让她直接就读三年级吧!”可去学校报名时,遇到了麻烦。那校长从老花镜镜框上飘出疑惑的眼学,屡次三番地问女儿读过学前班没有,见女儿摇头,便不断地向我们强调从初始年级学起的必要和重要。见我妻子一再要求让女儿读三年级,这位校长竟至于喊来了三年级班主任,找来上期的语文和数学教本让女儿辨识。末了,校长还是不放心地说:“暂时在三年级试读一个月吧。如果……那样的话,我会通知你们家长的。”
就这样,女儿被我们拔苗助长式地一入学就让她念上了三年级的课本。
就在女儿刚入学那年,妻子被医院诊断出患有胆囊炎。这便解释了妻子平日里为什么突然胸口巨痛。我们便决定,妻子去大城市医院动手术。可七岁的女儿怎么安排?女儿很要强,不肯落下功课,反而安慰我们:“我自己起床上学,回家自己做饭炒菜。”
我与妻子顾盼无言。于是,我们用了两三天时间教她开煤气灶,洗米煮饭,煎鸡蛋。女儿确实很争气,学得很快,并自豪地告诉我们:“你们放心吧。”当把开房门的钥匙系好并挂在女儿脖子时,我们的心也悬在了嗓子口。
等到两天后我回到家里,女儿上学还未回来。我奔入橱房查看碗盆锅瓢,发现碗洗得干干净净,码得整整齐齐,锅里很油滑,还残留有一抹葱片,冰箱什么也没有少,垃圾桶里多了七八只碎鸡蛋壳。女儿真靠自己的那双小手煎了两天的鸡蛋。
等妻子病愈回来后,为了奖励女儿的勇敢、自觉,我们决定以后不再让女儿干家务活。这样,直至她小学毕业,尽可能只让她读书,不让她干事。但我也终于发现,女儿除了能煎出香喷喷的蛋饼外,其它的菜一概不会。
这不能不引起了我们的警觉。等她上初中时,我们便狠下心来让她到校住宿。因为我们明白:不能侍奉孩子一辈子。
就在女儿交住宿的第二天,她便打来电话,带着一丝哭腔:“昨天带的伙食费丢了;宿舍里没有水……”这是我所不期望的,但又是我所期望的。我安慰她:“钱,我给送去;水,到楼下去接,要学会自己解决困难。”
一个学期后,女儿回来宣告,她是寝室长了。假期里,她坚持洗自己的衣物,并主动帮忙干家务活。虽然,妻子经常唠叨女儿做事的粗糙,查女儿学会谦逊了,我发现,她在默默的用努力来回答。
时间飞快,如今,女儿就要初中毕业了。在一次学习测试后,她回家告诉我,英语得了全年级第一,并说要考个好高中,将来上大学后到外企工作。
“到外企工作?能实现吗?”我笑问。女儿当即反驳,但含着羞涩:“只要努力,什么都有可能!”
看来,女儿正在长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