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上荧屏的名著
近几年翻拍过很多的名著,在这里,我们细细品评一下。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聊斋志异》。原著虽说既有鬼神又有爱情,但它有鲜明的主旨,而如今的导演,为了多赚钱,把它改的乱七八糟,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成为了主
近几年翻拍过很多的名著,在这里,我们细细品评一下。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聊斋志异》。原著虽说既有鬼神又有爱情,但它有鲜明的主旨,而如今的导演,为了多赚钱,把它改的乱七八糟,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成为了主要看点,当人们看完整部电视节目后,除了爱情和惊悚,丝毫感觉不到原著中表达的主旨,有人说新版电视剧除了人名与原著相同之外,剧情根本就是在自己编造。
前几年热播的《见龙卸甲》,更是导演编剧一厢情愿地发挥。拍演义可以,但是大的原则不能变,有些东西是基础常识,你一搞错了别人就会笑,这个是很严肃的问题。这部片子这种事就特多,其实中国古代的盔甲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虽然三国演义的图书一向把唐光明铠当成汉甲去画,但是看的人舒服,人家一看那白铠红樱就知道是赵云来了。可是现在做铠甲的总是喜欢东搞西搞,就是想做出特色,结果最后都是变得失去认同感,这部片子在这个方面丢的不是一万八千的问题。还有,一不小心赵云成了小兵出身,你不如就按演义里的把文丑拿出来放大描叙,然后放赵云出来赶跑丑哥估计刘德华出场还体面的多。可是片子非要照顾一个可有可无的罗XXX,到后来整个片子都在为罗XX让情节,让逻辑性。打到最后居然大家又回到凤鸣山(长坂坡)了,没错是有宿命感,但是历史上三国的版图在那里,那个时候你怎么可能杀回去的??还不要提口口声声的大鼠国,人家是一向自称大汉的。我相信导演不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因此恶补历史常识还是次要,主要是现在的导演要有一点历史责任感。
新版《红楼梦》直接可以称之为“垃圾”。古人是不贴片的,那只是用在戏剧上的一种发饰。他们对古代发型的一种错误的表现很可能会让一些小朋友误以为古人就是用那样的发型的!还有服装设计,古代的青楼女子都没有开那么大的领子。其他的古装片也就不说什么了,但红楼梦是名著啊!而且是四大名著之一,这不是糟践名著吗?更令人生气的是黛玉的“裸死”,不知导演没看过原著,还是仅仅为了赚人眼球。演员的选择更是离谱,原著清楚地注明是“年方二八”,也就是十六岁,剧中的饰演者看样子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九了!剧中一系列人物多数都是大家闺秀,但她们的行为举止也太过随便了,吃饭时还笑喷了,这不是恶心人么!
再看看新版《西游记》,很明显可以体现出了摄制组的不负责任和演员文化程度的低劣。女儿国国王把“陈祎(yi)”念成了“陈wei”,还有龙王,把“舍弟”说成了“我舍弟”。在第51集中,师徒四人功德圆满取经回东土,一路暗中护送唐僧的五方揭谛完成任务,要向观音菩萨上交回法旨,同时五揭谛还向菩萨递交了一份详细记录唐僧取经遭遇磨难的灾难簿。只见其中一个揭谛恭敬地伸出双手,金光闪后,手上已然多了一本书卷,上书《取真经灾难录》六个小篆。一直到这都挺正常,可就在菩萨接过去以后打开来看,摄像还特地给了个特写,我惊奇的发现这本《取真经灾难录》竟然不是记载着唐僧师徒的80磨难,内页上眉头赫然五个小篆——“御马监马册”。让人啼笑皆非!最后一集雁塔寺下唐太宗将誊写念成了誉写!呜呼哀哉。
新《水浒传》简直不堪入目,因此被广电局叫停了。第一集宋江跟公孙胜在玉米地里追逐玉米不是产自美洲明朝中后期才流入中国的吗,怎么宋朝就有啦?还有怎么里面的人都纹身啊,古代不是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还有就是武松跟孙二娘在夜里打斗时武松的眼睛被孙二娘撒了石灰然后他直接用水洗,不烧眼睛么(以前的电视剧都是拿菜油洗的)?还有武松打虎,老虎的背景和武松背景多有不合,更可气的是,武松竟然还拿匕首——原著明明就是用拳头嘛!书上写的“五虎将”中的双枪将董平,也被换成了没羽箭张清。看看剧中林冲的造型,怎么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形容词?新版《水浒传》由于出错过多,网友戏称可以改名叫做《水浒笑传》或《戏说水浒》!
也就剩下新版《三国演义》还凑合,那也是高希希导演看到网友们提出的建议,又“回炉”重加工的。可能摄制组资金不足了,不然怎么会让一个龙套演员饰演十七八个角色呢!
如今的导演、编剧,包括演员,素质也太不高了,没有历史常识、汉字不认识就乱读。自己丢人也就算了,但是电视电影作品是面对全国观众的,这要误导多少无知的人啊!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对自己的作品多多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